2025年8月5日,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沂”心筑梦实践团走进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开展竹简文物保护与数字化传承专项调研。团队成员通过专业考察与技术体验,深入探究汉代简牍的保护技艺与现代科技赋能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
实践团成员身着统一服装,步入展厅,在文物保护专家的讲解中俯身观察恒温恒湿的展柜内陈列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国宝级竹简。透过特制玻璃,墨迹清晰的汉代隶书跃然简上,成员们仔细记录竹简的脱水加固工艺,从简牍的编绳痕迹中解读两千年前的文书制度。在修复工作室外,团队成员通过监控屏幕观摩技术人员操作——显微镜下,一支饱水竹简正经历着从清洗到封护的精密流程。
数字化展区成为调研重点。成员们操作虚拟展台,指尖轻触即可360度观赏竹简细节,放大至毫厘的墨迹纤维清晰可见;AR互动屏前,扫描竹简编号便能观看其出土场景的三维复原动画。一位成员戴上VR设备,“走进”汉代墓室虚拟空间,身临其境了解竹简的考古发掘过程。这些技术手段让脆弱的文物得以“数字永生”。
在文物保护实验室,成员们认真记录设备参数,对比传统拓印与数字成像的效果差异;实践团成员通过在馆内的电子互动屏摹写电子字帖、拼合残简游戏等趣味方式,理解文字演变历程。
流动的光影将竹简文字投射在团队成员身上,仿佛完成了一场古今对话。此次调研让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科技赋能让沉睡的文物焕发新生。实践团将以银雀山竹简为范例,持续探索“科技+文物”的融合创新,为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贡献青春智慧。
(通讯员:崔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