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光点亮童心——黄山科技馆携手黄山学院志愿者走进碧山村“阳光之家”
近日,黄山科技馆联合黄山学院文学院大学生“三下乡”志愿者团队,走进黟县碧山村“阳光之家”,为这里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体验活动。机器人舞蹈秀、太阳能小车DIY、伯努利原理探究实验……一系列趣味与知识并存的互动项目,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活动伊始,八台灵活的机器人伴随着音乐跳起了整齐的舞蹈,旋转、滑行、摆臂等动作一气呵成,引得孩子们阵阵欢呼。“原来机器人能这么灵活!”一位小朋友兴奋地拍手说道。黄山科技馆的工作人员介绍,机器人表演不仅是为了活跃气氛,更是为了激发孩子们对人工智能的好奇心。
随后的太阳能小车制作环节中,大学生志愿者们耐心地指导孩子们组装零件。“这个是太阳能板,要朝着太阳才能发电哦。”志愿者们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固定车轮、连接电路,当一辆辆色彩各异的小车在阳光下缓缓开动时,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成就感。“我做的车跑得最快!”四年级的丁浩天举着自己的作品骄傲地说。
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当属伯努利原理探究环节。工作人员通过一系列妙趣横生的实验,让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直观可感。在“吹塑料袋”比赛中,孩子们鼓起腮帮奋力吹气,看着塑料袋像小灯笼一样膨胀起来,纷纷好奇“为什么在袋口周围用力吹就能变大”;当吹风机对着粘成圈的气球吹风,气球竟稳稳悬浮在空中时,现场响起一片惊叹;而“拔河开锅盖”实验更让孩子们大呼神奇——密封的锅盖任凭几个孩子合力拉扯也纹丝不动,轻轻打开气阀让空气流入,却能轻松打开。“这就是伯努利原理在起作用,流体速度越大,压强越小。”工作人员用通俗的语言解释着,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头,眼神中充满探索的渴望。
黄山科技馆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流动科技馆”进基层的重要一站,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让乡村孩子近距离接触科学、爱上科学。“我们希望用生动的实验打破知识的壁垒,让科学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可以触摸、可以参与的乐趣。”参与活动的黄山学院文学院志愿者陈同学则说:“看到孩子们专注的眼神,我真切感受到科普的意义,未来还想带更多有趣的实验来这里。”
活动结束时,孩子们纷纷展示自己制作的太阳能小车,分享实验中的发现。“今天知道了气球能飞起来的秘密,还学会了做小车,太开心了!”孩子们的话语朴素而真挚。碧山村“阳光之家”负责人胡建新老师表示,这样的科普活动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他们在实践中收获知识与快乐,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走进乡村,为孩子们的成长注入科技力量。
据悉,黄山科技馆将持续深化与高校、乡村社区的合作,推出更多针对性的科普项目,让科学之光照亮更多童心,助力乡村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