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阜阳理工学院“红色薪火传,青春筑梦行”实践团队9名师生,在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市桃州镇双河社区团委协同下,走进当地光藻书房,为暑期自习班29名少年儿童开展防溺水科普活动,守护孩子暑期安全。
活动筹备阶段,双河社区团委精准对接实践团队,梳理暑期自习班孩子数量、需求,协调光藻书房作为活动场地并完成布置。阜阳理工学院团队则围绕少年儿童认知特点,打磨活动环节,从模拟溺水情境的憋气挑战,到溺水知识讲解、自救技能传授,确保内容“听得懂、能掌握”。
活动伊始,实践团组织憋气挑战模拟溺水缺氧情境,孩子们参与其中,纷纷鼓起腮帮,短短几十秒,不少孩子因难受露出神情。有学生说道:“感觉时间过了好久好久,结果才过了一会儿,太难受了。”讲解员王丰茹表示,挑战旨在让孩子直观感受溺水窒息痛苦,为讲解溺水危害做铺垫,让“防溺水”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危险警示。

图为同学们认真进行憋气挑战。张媛供图
实践团成员杜楠楠向孩子们强调:“水虽滋养生命,但夏季玩水需警惕溺水风险,不可忽视安全隐患。”随后,团队结合人体生理反应讲解溺水危害,让孩子认清溺水危险性。成员李伟祥同步讲解“六不准”原则(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等),并通过抽查问答巩固知识。杜楠楠补充,明确高风险行为可从源头预防溺水,规范孩子行为,引导他们自觉远离危险,保障安全。

图为实践团进行防溺水六不准提问。朗伟馨供图
在完成知识普及后,实践团进一步开展自救技能教学。“万一不小心落水,别慌!咱们有‘救命绝招’!”实践团成员梅丝雨表示。随即开启“自救技能教学模式”,将专业救生知识拆解成“三步法”——“冷静应对,科学动作,借力求生等”让同学们谨记三条要点“第一:不要慌张,不要乱挣扎、乱动!先闭住气,别呛水,尽量让身体漂起来。第二:露头时赶紧大声呼喊‘救命’,挥手吸引注意。第三:抓住身边能浮的东西(木板、瓶子等),节省力气等待救援。”梅丝雨以清晰的步骤,实用的方法,从个体应对危险能力层面上多方位进行预防溺水教育,为孩子们再添一道安全防护,让他们遭遇危险时,有能力自救、求救。活动尾声,实践团成员李建豪带领同学们一起喊出安全口号“小手拉大手,不在河边走,安全一起守”,强化学生们的记忆,凝聚防溺水共识。实践团队长王丰茹总结,活动通过互动让孩子认识水的危险,助力孩子们将防溺水安全意识,从‘被动了解’转化为‘主动防范’的行动自觉。

图为实践团介绍防溺水如何自救。张媛供图
此次活动增强了孩子防溺水意识,也提升实践团成员能力。团队称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筑牢暑期安全防线。(通讯员朗伟馨)

图为实践团与小朋友们合影留念。项雨婷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