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理念,探寻闽台农业合作的生动实践,7月18日至19日,龙岩学院“寻领袖足迹,探融合新路”专题实践队在陈江南老师的带领下,赴享有“大陆阿里山”美誉的漳平永福镇,开展了一场沉浸式调研活动。队员们满怀崇敬与求知之心,重走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专题座谈、影像记录(拍摄“青年说·领袖故事”主题微团课)等多元形式,对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漳平实践馆、海峡两岸花卉研究院、鸿鼎农场和台品樱花园等五大特色示范基地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考察,力求解码这片热土上两岸融合发展的成功密码,见证宏伟蓝图如何转化为鲜活图景。

图为实践队师生在台品樱花园拍摄拍摄“青年说·领袖故事”主题微团课
在风光旖旎的台品樱花园,实践队与2022年度“三农人物”谢东庆先生展开了真挚而深入的对话。队员们了解到,1997年7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曾亲临永福,深入谢东庆的茶山,关切询问茶叶长势,悉心指导闽台农业发展,并殷切嘱托要依托当地优良生态,深耕茶产业。二十余载春秋,谢东庆先生深耕不辍,将昔日单一茶园打造成为集高山乌龙茶种植与樱花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示范标杆,不仅让“大陆阿里山”声名远播,其精心营建的樱花茶园更荣膺“全国十大赏樱基地”,成为吸引八方游客的亮丽名片。一片茶叶的醇香,一朵樱花的绽放,无声诉说着两岸农业合作从单一走向多元、从产业对接迈向深度融合的显著成效,更昭示着互利共赢的光明前景。

图为实践队与首位入选全国“三农人物”台胞谢东庆先生交流
在现代化气息浓厚的鸿鼎农场,实践队与2023年“福建省劳动模范”、漳平台商联谊会会长李志鸿先生进行了富有启发的座谈。李志鸿先生深情回顾了二十余载扎根大陆、专注高山乌龙茶种植与加工的创业历程,言语间浸透着坚守的执着与深沉的热爱。在他的带领下,鸿鼎农场已发展成为海峡两岸规模领先、技术先进的现代化高山乌龙茶生产基地,其匠心打造的茶叶品质卓然,深受市场推崇。队员们从他的讲述中,不仅深刻感受到一代代台商在大陆创业兴业的热忱与韧性,更直观洞见了两岸农业产业在技术、管理、市场等层面深度融合所释放的巨大潜能与结出的丰硕成果。

图为实践队与福建省劳动模范、台胞李志鸿座谈
步入庄重典雅的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漳平实践馆,以“源”“缘”“园”“圆”为脉络的四大展厅,系统呈现了漳台两地割舍不断的历史渊源与血脉亲情。我校实践队与天津大学实践队在此共同参观学习。队员们驻足品读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致台胞的深情回信,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台胞乡亲的深切关怀、殷切勉励和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坚定信念与深远擘画。参观过程中,两校学子围绕所见所感热烈交流、碰撞思想,深刻体悟到漳平永福作为两岸融合“试验田”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与积极探索。

图为实践队与天津大学实践队参观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漳平实践馆
走进致力于科技创新的海峡两岸花卉研究院,负责人陈金才先生向实践队生动阐释了永福乡村振兴的另一张“金名片”——“美丽经济”花卉产业的华丽蝶变。队员们深入了解到两岸在花卉种质资源交流、种植技术创新、新品种研发与推广等领域的紧密合作成果,真切感受到科技力量在驱动两岸农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附加值中的核心引擎作用。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家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两岸携手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协同创新,不仅点亮了乡村的“美丽经济”,更铺就了互利共赢、共同繁荣的宽广道路。

图为实践队与金兴园艺负责人陈金才先生座谈
为期两天的深度实践,使队员们从产业协同、情感联结、文化认同、科技合作等多维度,全景式感受到两岸融合发展的蓬勃生机与累累硕果,更深刻体认到两岸同胞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国情教育,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它极大地深化了队员们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岸一家亲”和融合发展理念精髓的理解,进一步坚定了“两岸融合发展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的信念。展望未来,实践队员们将铭记此行所见所感,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青春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行动,积极投身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时代洪流中,为深化两岸同胞福祉、共促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澎湃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