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淮师学子赴安庆独秀园,深耕八皖沃土续写红色新篇

    2025-08-09    阅读: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
2025年7月25日至7月28日,“深耕八皖沃土,云聚红迹铸新篇”点亮八皖实践团的志愿者怀揣着红色历史的敬畏与热忱奔赴安徽省安庆市陈独秀墓,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红色文化实践之旅,以实际行动缅怀革命先驱,传承红色精神。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一直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奋勇前行。安徽省作为红色资源富集之地,蕴含着深厚的红色历史底蕴。陈独秀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其安庆的墓地更是承载着特殊的红色记忆。

在实践过程中,志愿者仔细研读墓地的碑文和历史介绍资料,努力从文字和环境中探寻陈独秀的生平事迹和思想轨迹;围绕墓地周边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墓地的建筑风格、环境布局,感受历史的沉淀与沧桑。那古朴的石材、简洁的构造,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特征;留意墓地的环境布局,周边的绿树成荫与墓地的庄严肃穆相得益彰。志愿者还对墓地的保护现状进行了评估,记录下每一处细微的痕迹,思考着如何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一红色遗迹。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陈独秀在当地的影响以及红色文化,志愿者来到陈独秀纪念馆。馆内丰富的展品和详实的资料,仿佛将志愿者带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在纪念馆中,讲解员生动地讲述着陈独秀的生平事迹,志愿者认真聆听,不时驻足观看展品。
在“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展区,志愿者看到了中共一大、二大的相关文件复制品,以及陈独秀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照片。这些照片记录了他参与党的创建和早期领导工作的重要时刻。志愿者围绕在展柜旁,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中共创建的艰难历程和陈独秀在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通过交流,让志愿者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那一本本泛黄的书籍、一张张珍贵的照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实物,都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让志愿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陈独秀的伟大思想和革命精神。

来到“新文化运动旗手”展区,这里陈列着大量与新文化运动相关的报刊、书籍和宣传海报。《新青年》杂志的各个版本整齐排列,泛黄的纸张见证了它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重要地位。志愿者认真阅读着杂志上的文章标题和内容摘要,深刻感受到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先锋作用。她还注意到展区中展示的当时各种思想流派的争论资料,通过对比分析,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陈独秀思想的先进性和影响力。同时利用手机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拓展对这一时期历史的理解。

为了继续深入地了解陈独秀红色文化,志愿者与当地居民和学者进行深入访谈。在与居民们的亲切交谈,让志愿者听到了许多民间流传的关于陈独秀的轶事和传说,这些鲜活的故事让陈独秀的形象更加贴近生活、更加立体生动。而在文化工作者的交流中,志愿者了解到了当地在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在整个实践活动中,志愿者不怕吃苦、勇于探索,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红色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决心。并且,志愿者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记录。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和视频,制作了详细的调研报告,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和研究积累了宝贵的资料。
此次安庆之行,对于“深耕八皖沃土,云聚红迹铸新篇”点亮八皖实践团的志愿者来说,不仅是一次对红色历史的追寻,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通过实地走访和深入调研,她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志愿者将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