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在三五九旅纪念馆内,一抹银发身影格外引人注目。退役军人、银发讲解员曾海先正精神矍铄地为游客讲述三五九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奇历史,带领大家穿越时空,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当天上午,纪念馆内人头攒动,曾海先身姿挺拔,声音洪亮。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他从三五九旅响应号召奔赴南泥湾开荒屯田讲起,“当年,战士们靠着一把镢头、一支枪,将‘烂泥湾’变成‘米粮川’……”讲到战士们克服物资匮乏、以野草充饥仍坚持生产时,他声音哽咽;说起丰收时漫山遍野的麦浪,他眼中满是自豪。

为了让讲解更生动,曾海先还结合自身军旅经历,穿插讲述部队中的纪律与拼搏故事,让观众更直观感受革命精神的传承。他指着展厅内的老照片和农具,详细介绍背后的故事,并不时与观众互动提问,现场气氛热烈。来自塔里木大学的学生李朋感慨:“爷爷的讲解太生动了!他不仅让历史‘活’了起来,更让我们深刻理解了南泥湾精神的内涵。”
据悉,曾海先投身纪念馆志愿讲解工作,至今已义务服务5余年。尽管年事已高,但每次讲解前,他都会反复打磨讲稿,查阅最新史料。“只要我还能走、还能说,就要把三五九旅的故事讲下去,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曾海先坚定地说。

这场生动的讲解,不仅让游客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红色教育,更展现了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的使命担当。在银发讲解员的深情讲述中,三五九旅的革命精神如同一簇簇火种,在每位观众心中点燃,照亮新时代的奋斗征程。(文/梁晓晓 李甜甜 摄/梁晓晓 李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