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香菇业,模式创新促振兴实践队员首站探访广德市香菇科技馆,沿产业长廊了解到杨滩镇香菇种植的悠久历史,更直观感受到科技在菌种选育、菌棒制作、栽培管理等全环节的深度赋能。
目前,杨滩镇有香菇种植大棚400余亩,涵盖30余家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其中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家、省级家庭农场1家。当地示范园区日产菌棒1万个,年种植香菇约150万棒,从业人员近100人,年产值达1300万元。“种了十几年香菇,主要销往江浙,因品质过硬一直供不应求。”种植大户李光林说。
通过技术升级,园区依托国家级合作社技术优势,聚焦菌棒培养这一关键难点,从以种菇为主转型为养菌培育中心,显著提升无菌化、科技化、自动化水平。同时创新“示范园区+合作社+农户”模式,辐射带动100余家种植户,年为村集体增收超15万元。如今,杨滩镇菌棒产能翻倍,实现菇农与村集体经济双增收,香菇产业综合效益大幅提升。
图为实践队员探访主题蘑菇房
五合茶香飘千年,聚力共谱新篇章
在五合茶叶博览馆里,丰富文物与详实史料诉说着五合茶的起源与制法。依托享誉千年的原生绿茶品种,五合茶叶以特有的“叶厚汁浓”成为上品,早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就荣获金奖,2017年经农业部质量检测中心检测,五合茶叶水浸出物为48.8%,高于国家标准30%-47%的数值。2020年12月,五合茶叶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
抱着“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赢”的初心,2024年3月,广德市龙康岭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48家高山茶叶种植户按照“五统一”的生产标准,一起在生产有机绿茶的承诺书上按下红手印,也按下了五合茶叶高质量发展的快速键。目前,五合茶叶每年新茶产量6-8万斤,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
队员们还在老师指导下学习泡茶,品味五合茶的独特韵味。通过对菌茶产业的调研,实践团深入了解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情况,为产业进一步发展积累了思路与建议。
图为实践队员考察学习温杯、投茶、注水等泡茶步骤
康养融情暖民心,青春担当践使命
为践行尊老敬老美德,弘扬中医药文化,实践团走进誓节镇养老院。成员们与老人及负责人深入交流,了解老人生活与健康需求,并展示中医养生知识和传统养生功法,细致讲解穴位养生要点和推拿手法,让老人们感受中医理疗魅力,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民生服务贡献力量,提升乡村老人的生活幸福感。
图为实践队员为敬老院老人按摩
“康养乡音”本草青年实践团穿梭于广德的山水人文间,走访产业场馆、触摸历史余温,以脚步串联往昔与今朝,用行动挖掘文化价值,助力当地融合历史底蕴与乡村振兴。他们让青春担当在实践中闪光,为时代发展注入青春动能。实践团成员表示,未来将持续把所学知识与乡村实际相结合,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青春智慧和力量。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广德乡村定能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