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以爱为桥连山海,以数为媒润童心——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5-08-10    阅读: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数学文化科普团

以爱为桥连山海,以数为媒润童心——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通讯员 何谨函 吴荣蕊 施宇梅 杨欣)7月10日,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数学文化科普团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草坝镇前进小学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用知识和温情为乡村孩子们的假期添上别样色彩。

  课程介绍暖场,师生互动破冰。课堂上,志愿者首先向孩子们详细介绍了本期课程体系与具体安排:以数学文化科普为核心的主教学课程聚焦知识传递与思维培养,科学实验、手工绘画、植物拓印等特色课程则旨在拓宽孩子们的兴趣视野,丰富假期体验。提及各类特色课程时,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期待与好奇,为志愿者们注入了满满的信心与动力。为打破陌生感,师生依次进行自我介绍——志愿者以亲切语言分享教学初心与特长,孩子们也踊跃介绍姓名、爱好与学习期待。这场双向的心灵对话,让师生间快速建立起了解与信任,为后续高效教学、良性互动筑牢根基,也为知识传递与成长陪伴拉开序幕。

  趣味数学进课堂,思维之花绽光芒。志愿者带来“符号填鸭”“排列组合”等趣味课程,新颖形式引发孩子们浓厚兴趣。课堂上,志愿者先带领同学们回顾相关数学知识,再按由易到难的节奏推进“符号填鸭”教学,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讲解清晰易懂,同学们积极举手、有序上台解题,热烈讨论中尽显专注。面对一年级学生较难理解的“排列组合”主题,课堂成效却远超预期:提问时,有小朋友反应迅速、回答精准,展现出清晰的逻辑思维;遇到附加挑战题,孩子们非但不退缩,反而自发合作、热情讨论,成功攻克难题。他们对抽象数学概念的浓厚兴趣、协作精神与解题潜力,令志愿者深受触动。这场趣味教学,不仅播撒了数学兴趣的种子,更点燃了孩子们探索逻辑之美的热情。

  乐声里藏数理趣,童声中载教育心。午后的音乐课堂,成为孩子们感受艺术魅力的乐园。志愿者巧妙融入数学元素,通过动画视频引导孩子们感知节奏与旋律的变化。课堂上,孩子们仰着小脸,稚嫩又响亮的歌声此起彼伏;他们积极互动,跟随志愿者的手势舞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收获快乐。而“以爱为桥,以数为媒”的初心,正随歌声传向更远的地方。

  通过趣味数学课程,孩子们不仅学到知识,更学会将数学应用于实际问题,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既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思维的启迪与兴趣的培养。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