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管理学院学子开展跨省实践:四地联动寻红魂 青春力量续薪火

    2025-08-11    阅读:
    来源:王一凡 张茜
  为响应“让红色文化活起来、传下去”的时代号召,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7月上旬至中旬,山西应用科技学院管理学院“枣菏滨忻,红魂寻承”实践队的6名学子,分别从家乡出发,在山东省枣庄市、菏泽市、滨州市及山西省忻州市四地同步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支由山东枣庄籍学生王一凡、山东菏泽籍学生张茜与朱春柯、山东滨州籍学生王程、山西忻州籍学生席鹏丽与刘畅组成的实践队,以“探寻红色印记、浸润少年心灵、记录珍贵记忆”为路径,用青春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踏访红色地标,解码精神密码
  
  “每一处红色场馆都是一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实践队队员们深知,实地研学是触摸红色历史最直接的方式。在山西忻州,刘畅走进定襄革命历史纪念馆,专注整理“红色家书”展区的书信内容,从字里行间梳理革命先烈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同属地的席鹏丽则在平型关大捷纪念馆,聚焦“战斗场景复原”展区,通过拍摄、记录、考证,整理出图文并茂的实践笔记,为红色文化传播积累生动素材;在山东菏泽,朱春柯来到鲁西南战役纪念馆,对照战役时间轴逐一标注关键战斗的地理坐标,亲手绘制简易行军路线图,在地图上重走革命先辈的战斗轨迹,深刻感悟战役背后的战略智慧与牺牲精神。三省四地的红色地标里,队员们用脚步丈量历史,用笔墨记录感动,让沉睡的红色记忆在探寻中逐渐清晰。
  
  
  播撒红色种子,点亮童心世界
  
  “青少年是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力量,要让红色故事走进他们的心里。”来自山东菏泽的张茜,将实践阵地选在当地小学,开展“红色薪火传,精神永赓续”主题宣讲。她结合菏泽及周边的红色史实,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讲述革命先烈守护家园、践行理想的感人故事。
  
  为让红色教育更生动,张茜设计了分层互动环节:与低年级学生共读红色绘本,通过图画与文字的结合,让孩子们直观感受革命岁月的艰辛与温暖;组织高年级学生进行“红色小剧场”即兴表演,引导他们在角色扮演中体会先烈的坚定信念。“小红星问答”环节里,孩子们踊跃举手的身影,成为红色基因悄然扎根的生动注脚。此次宣讲覆盖200余名学生,为他们播下了崇尚英雄、传承精神的种子。
  
  执笔记录初心,留存鲜活历史
  
  “老兵的记忆是历史的活化石,我们有责任把这些珍贵故事留下来。”带着这样的信念,山东滨州籍学生王程提前联系当地部门,走访了多位亲历重要战役的老兵。他专注记录老兵讲述的战斗历程,尤其关注后勤保障、军民协作等细节,力求从个体经历中挖掘历史的鲜活注脚;山东枣庄籍学生王一凡则将目光投向支前模范前辈,用录音设备细致留存他们回忆的物资运送、伤员救治等场景,还为老人们拍摄生活照,捕捉他们如今的精神状态。走访中,两人反复核对史实细节,让这些亲历者的红色记忆得到更完整的保存,为历史研究留下了珍贵的民间注脚。
  
  此次跨省实践中,山西应用科技学院管理学院的学子们以“分区域行动、多形式实践”的方式,在探寻中深化对红色历史的理解,在传播中搭建红色文化传承的桥梁。他们用青春力量践行“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不仅丰富了自身的实践经历,更让红色精神在乡村与校园间焕发新的生机,为推动红色血脉的代际传递贡献了青年智慧。
  
  作者:王一凡、张茜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