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三下乡·茶香路丨翻山越岭探秘白鹤村,绿浪梯田见证“梦湖”茶香》

    2025-08-11    阅读:
    来源:袁倩梅
    
    导语:7月19日清晨,薄雾仍缠在乌蒙余脉的脊线,西华大学“高县寻脉·焕新传承”实践团跟随复兴镇白鹤村支书何夕江驶出村道。一小时崎岖山路后,海拔460—690米的阶梯茶园豁然铺展——这里是高县“川南早茶”重点产茶带上最具代表性的村落之一,也是梦湖生态茶厂的1200亩自有基地。温和湿润的亚热带气候把昼夜温差锁进叶脉,造就了高县茶“栗香高爽、汤色嫩绿”的典型感官特征;当地产业最鲜明的标签,正是生态种植、手工技艺与小农利益链的深度融合。
图1 无人机俯瞰白鹤村阶梯茶园,绿浪直达天际 唐锐 供图

    实践团“高县寻脉.焕新传承”实践团成员抵达娱乐村宜宾梦湖生态茶厂,茶厂总经理热情接待。他介绍茶厂创立于2019年。此前虽当地茶产业成熟,他却苦于无固定生产场地。在家人影响和政府大力扶持下,茶厂得以扎根。但创业艰难,近年尤其今年,产量与行情明显下滑。初期最大困难是资金短缺,靠坚持和关键贷款渡过难关,而政府的资金补贴、设备支持和政策倾斜,成为突破瓶颈、推动发展的关键助力。

图2 茶农在梯田间进行人工除草 唐锐 供图
 
    步入茶厂,茶香浓郁。总经理介绍生产流程时,自豪强调其生态坚守:茶厂人员为80%普通工人与20%技术人员。他们执行严格生态标准:茶园禁用农药化肥,采用人工除草与物理防虫;加工环节源头把控,拒收任何含农药周边茶青。他坚信,“零添加”的纯生态种植赋予了茶叶更醇厚优质的品质。

图3 “高县寻脉.焕新传承”实践团成员正在采访茶厂总经理 唐锐 供图
 
    通过对总经理的采访可以了解到:如今的高县茶,坐拥“早市四十天”的天然时差和云雾滋养的甘冽滋味,却在行情波动中显露出脆弱:八成销量仍倚重川渝夜间卖场,电商声量微弱;“梦湖春”出了县域便鲜有人识,溯源码贴在包装上却少人扫码。冷链仓储、品牌运营与数字营销人才缺口明显,让茶厂虽手握千亩生态茶园,仍徘徊在“有品质、缺品牌”的夹缝。好在茶厂与两百余户茶农的保底协议稳固,政府补贴与项目库也向冷链与品牌倾斜——高县茶正站在由“早”向“好”转型的十字路口,等待一阵能把山外市场吹进来的新风。

图4 “高县寻脉.焕新传承”实践团成员合照留影 唐锐 供图
 
    被问及为何坚守,这位自小随家人事茶的总经理眼里仍闪着少年般的光:“就想在茶叶里搞出名堂!”一句朴素的话,载着三代人对同一片叶子的热爱,陪他熬过资金最紧缺的冬夜,也陪他等到第一口春茶出锅的清香。此刻,茶山灯火与星光相接,他捧起一盏新泡的春茶递向围坐的学生:“把山外的风吹进来,古老茶业也能长出新的枝桠。”风已过山脊,绿浪仍在起伏——那既是高县茶的未来,更是乡村振兴的注脚:产业在、人气在、青年在,土地便生生不息。
    通讯员袁倩梅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