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韵千年承古艺 青春七日绽新章
为深化青年学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推动其在实践中学习、思考、体悟与践行,7月10日至17日,成都理工大学“候鸟计划”文化传承传播社会实践服务团队深入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调研与传承实践活动。
团队一行走进宜宾博物馆、翠屏区文化馆、竹文化公园等当地重要文化地标,综合运用田野调查、非遗工坊深度体验、民俗影像研习等多种形式,系统性地探究了竹编技艺、川南民俗风情、传统面塑艺术等宝贵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的传承路径与创新可能。在竹文化公园,队员们与园方工作人员进行了专题研讨,不仅完成了植物标本采集工作,还形成了详实的生态调研报告,深入理解了竹文化背后的自然生态基础。在宜宾博物馆,团队积极参与戏曲影像鉴赏活动,重点梳理了川剧、竹簧戏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在数字化保护方面的成功案例与经验,为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探索新途径。实践的高潮环节在翠屏区文化馆展开,副馆长赖维君亲自带领队员们沉浸式学习传统面塑制作技艺。从原料的精确配比到造型的创意构思,队员们全程动手实践,最终成功创作出多件巧妙融合现代审美的面塑作品,实现了传统技艺与青年创意的碰撞。
此次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成果丰硕。团队不仅累计撰写了超过3万字的详实调研日志,记录了观察、思考与感悟,还拍摄整理了200余组珍贵的影像资料,生动展现了文化传承的鲜活场景。更重要的是,团队与当地文旅部门积极沟通,成功达成了5项校地合作意向,为未来持续深化文化传承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成都理工大学“候鸟计划”团队的此次实践,成功构建了一个“非遗活态传承 + 青年创新传播”的生动样本,为青年学子参与文化保护与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三下乡推荐
- 竹韵千年承古艺 青春七日绽新章
- 成都理工大学“候鸟计划”文化传承传播社会实践服务团队深入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调研与传承实践活
- 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