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践行青年责任担当,延安大学爱心社&师范协会第三支队于7月15日前往陕西省延长县山里娃希望之家协会,开展为期十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多元教学,助力成长 在实践活动中,第三支队以“基础+拓展”的课程体系,为孩子们设计了基础知识学习和课外知识科普两大类课程,上午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采用"一对一"辅导模式,帮助孩子们夯实学业基础;下午则开展特色科普课程,包括延安精神、化学实验、传统文化等丰富内容,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开阔他们的视野。此外,团队还组织了体育活动和实践活动,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与成长。

红色足迹,追寻历史 实践期间,团队充分利用延长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先后走访了东征会议旧址、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队员们通过观看历史文物、聆听革命故事,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在延长县民俗博物馆,团队学习了陕北地区独特的农耕文化、民俗风情,这些实地探访不仅丰富了队员们的见识,也为后续的文化传承工作积累了宝贵素材。

走访家庭,倾听心声 为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实际需求,团队走访了留守儿童家庭。队员们认真倾听家长的诉求,详细记录孩子的具体情况。通过与家长的深入交流,团队发现这些孩子普遍存在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队员也认识到留守儿童不仅需要物质帮助,更需要持续的关爱和心理支持。
文化课堂,厚植情怀 为了解孩子们对当地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团队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孩子们对家乡文化的了解较为有限。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本土文化认知缺失”问题,第三支队专门为希望之家的孩子们开设了“延长县地方文化科普”课程,激发孩子们对家乡文化的兴趣,帮助他们增强文化自信。
爱心接力,传递希望 山里娃希望之家协会长期受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注。北京幸福家庭科普教育公益促进中心和西京学院的学子先后为孩子们送去物资和关怀,以接力的方式为乡村教育贡献力量。

此次实践活动以“薪火长相延,振兴青年志”为主题,爱心社与师范协会的成员们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发展,展现了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青春筑梦,永不止步。让我们携手同行,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共同书写新时代青年最动人的奋斗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