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长岭村的“最后一公里” 守护者——记来宾村支书的排水沟攻坚与“三三制调解”

    2025-08-13    阅读:
    来源:杨婧琪
  在广西来宾市长岭村,一条条硬化道路取代了泥泞土路,8台变压器支撑起稳定的电网,村民步行15分钟即可抵达菜场、卫生所。这些变化的背后,是村支书覃安选修筑排水沟、深夜调解纠纷的身影。2025年8月6号,调研团队深入该村,揭秘一名基层干部如何用“情理法三结合”的土办法啃下乡村振兴硬骨头。
一、排水沟的“生死抉择”
  雨季来临,长岭村内涝严重影响了居民正常生活,专业施工团队探测到沟渠路径与自来水管,煤气管交叉,附近还有汽车焊接厂,出现失误后果将不堪设想。覃安选书记顶着巨大压力,时刻叮嘱施工团队放慢速度,最终有惊无险完成了排水沟任务。面临修排水沟而资金不够的窘境,覃安选书记则是亲力亲为挖排水沟,为项目节省资金。
二、深夜随叫随到的“定心丸”
  在职的将近五年期间,覃安选书记都是随叫随到,三更半夜被一通电话叫走已经成了常态,更不用说放下碗筷去处理工作,为居民调解纠纷。“基层工作者需要强大的内心和足够的耐心,为人民服务,不怕苦不怕累!”覃安选书记说。
三、“三三制调解”化干戈 
  针对土地纠纷、家庭矛盾等“老大难”,覃安选书记创新推行“三三制调解”:由村干部、老党员、乡贤组成调解组,先按家庭琐事、利益冲突、涉法问题分类,再用“乡情软化、道理说服、法律兜底”三步化解。近两年成功调解矛盾数起。“在村里,面子比法律条文管用。”覃安选笑道。 
小微项目激活自治活力
  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决议,长岭村跳过繁琐招标程序,用集体资金建成3座“百姓舞台”。村民自编壮乡歌舞、举办百家宴,参与率超70%。但想建阅览室就卡壳了。”覃安选书记指着村委旁的空地叹息,“非规划用地审批要跑县里七八个部门,我们等不起。”  
  这位大专毕业的村支书,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领头雁”的担当,却也面临知识老化、政策博弈的无力感。正如调研报告所指:乡村振兴既需要覃安选们的奉献,更需制度松绑赋能基层。面对村民乱丢垃圾、鸡鸭散养等习惯,他坚持劝导:“新一代市民会更好,我们要耐心。”同时他也呼吁上级对基层工作者多些理解:“别因小错误放大处理,寒了干事人的心!”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砼筑青春路 交绘泉城兴
  •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砼’心融交运,聚力创通途”社会实践团队,在孙爱伦老师指导下,于济南市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聚焦交通
  • 08-13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