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砼筑青春路 交绘泉城兴

    2025-08-13    阅读:
    来源:东北林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砼心融交运,聚力创通途小队

砼筑青春路 交绘泉城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与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精神,响应“青年学子服务地方发展”的号召,土木与交通学院“‘砼’心融交运,聚力创通途”团队聚焦交通主题,在孙爱伦老师的指导与支持下,赴济南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在规划蓝图与乡野阡陌间,队员们用脚步丈量城市脉络,用眼睛观察交通变迁,用心灵感悟发展密码,在城市与乡村的交通图景中,解锁交通赋能城市升级与乡村振兴的深层逻辑。
 

探泉城砼道绘蓝图:从历史街巷到立体路网的演进脉络

  走进济南市规划展览馆,队员们立刻被眼前的城市图景所吸引。在这里,详实的图文资料、生动的模型展示和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交织成立体的城市画卷,全方位铺展开济南的发展脉络与未来蓝图。
 
  在历史展区,一幅《济南城区变迁图》吸引了队员们的目光。地图以不同线条划分出公元313年、1368年、1948年、2000年四个时期的城区范围,清晰呈现济南城区从西晋到现代的扩张脉络。队员们驻足凝视,惊叹于城市规模的巨大变化。从早期的小规模聚居,到如今的广阔城区,济南的发展历程在地图上直观展现,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生态与空间规划展区中,“3+5” 控制线体系模型详解着城市发展的底线思维。52% 的农业空间、32% 的生态空间与 16% 的城镇空间布局,让队员们看到济南如何在发展中守护山水泉城的底色。从老城区的历史街巷到新城区的摩天楼宇,从地下的钢铁脉络到地上的生态长廊,规划馆里的每一处细节,都让大家深切感受到济南发展的强劲动力与独特魅力。
 
观立体路网感交通:钢铁脉络里的城市协同密码
  济南地铁以“与泉水共生”为理念,已构建起“一横两纵”的轨交网络,一期84.1公里线路巧妙避开泉脉,二期159.6公里规划正将钢铁脉络延伸至城市每个角落。这份兼顾生态保护与交通效率的智慧,让团队成员对济南地铁充满探索期待。在王府庄地铁站,值班站长讲述了济南地铁“研学专列”的设计理念,队员们带着对“泉水地铁”的好奇,开启了探索城市地下交通脉络的实践之旅。
 
  观立体路网感交通,队员们深入地铁站,通过观看动态模型,了解地铁站日常工作,模拟地铁驾驶等一系列活动,近距离触摸城市交通的脉动。最让队员们兴奋的是模拟驾驶体验,坐在仿真驾驶舱内,手握操纵杆,随着 “发车指令” 发出,屏幕上的隧道景象缓缓移动,报站声、制动反馈与真实驾驶别无二致。“原来地铁驾驶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专注力,每一个操作都关系着千万乘客的安全。” 队员们在这些具象体验中,清晰感知到地铁如何以精密协同让城市空间高效联动。
 
访乡野通途助振兴:阡陌交通里的乡村致富经
  穿过蜿蜒山路,来到章丘垛庄北明村,队员们与村委会座谈,了解北明村基础建设情况,共探交通赋能乡村路。跟着村干部的脚步,队员们穿梭在北明村错落有致的街巷里。村委会的小院飘来阵阵醇厚香气,这里正是北明村“味到食品”特色产业基地,酱油酿造技艺在这里焕发新生。几位村干部带领队员们参观包装车间,讲述产业发展历程与酱油发酵过程,掀开陶瓮,坛中琥珀色的酱油液泛着莹润光泽,正是村里传承百年的酿造手艺结出的硕果。 
  随后的实践从脚下的路开始。队员们和村干部一同走遍村里的角角落落,拿出即将举办的交通安全宣讲会宣传单,重点叮嘱上面的时间和地点;又递上印着鲜活案例的交通安全问卷,耐心讲解每一道题目的含义,村民们说的最多的就是“盼着路更宽、灯更亮”;下午,“‘砼’心融交运,聚力创通途”团队在村委会开展了交通安全宣讲会,队员们分享着身边发生的种种,那些因一时疏忽留下的教训,无一不在说着同一个道理:出行路上,多一分谨慎,就多一分安稳。
 
 
  从城市地下的钢铁脉络到乡野山间的蜿蜒公路,此次实践让青年学子们看到,交通既是连接空间的纽带,更是激活发展的引擎。泉城古今的交通图景与乡村振兴的鲜活案例,让他们深悟“要想富,先修路”的时代内涵。未来,这群青年们必将带着这份实践所得,以专业所长赋能交通建设,以担当与实干践行使命,为城乡协同发展贡献青春之力。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