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承载光阴的艺术瑰宝:石雕

    2025-08-14    阅读:
    来源:李嘉勤
        7月13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拾遗楚韵·启为创新团队来到了五溪非遗园,进入了三楼的石雕工作室,围绕石雕的传承与创新展开深度采访,为找寻传统工艺的现代生命力。并邀请了石雕非遗传承人王志杰老师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以便于更深入了解此项非遗的历史底蕴与未来发展。
        宋高宗时期,产自芷江(古称“沅州”)的沅州石因质地细腻温润、色彩丰富,被选为贡品进献朝廷,多用于制作砚台、笔床、印盒等文房雅器,开启了沅州石雕的官方记载历史。
        明清时期,沅州石雕迎来鼎盛发展。随着雕刻技艺的成熟,作品种类从单一的文房用具扩展到建筑装饰、祭祀器物、牌坊碑塔等多个领域。这一时期的石雕纹样愈发丰富,不仅有传统的花鸟鱼虫、山水景致,还融入了五溪地区特有的侗苗图腾、巫傩符号,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匠人们熟练运用平刻、线刻、浮雕、圆雕等技法,让坚硬的石头呈现出灵动的生命力。
        近代以来,沅州石雕虽历经起伏,但核心技艺得以留存。老一辈匠人在艰难环境中坚守创作,将雕刻技艺通过家族传承、师徒相授的方式延续下来。20世纪末,随着非遗保护意识的提升,沅州石雕重新受到关注,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被重新发掘。
        如今,在五溪非遗园等文化平台的助力下,沅州石雕的历史脉络得以系统梳理。从宋代贡石的尊贵,到明清鼎盛的繁华,再到当代传承的新生,八百年的岁月在石头上留下了清晰的印记,成为五溪大地历史文化传承的生动见证。

        在最后,团队成员和王志杰老师进行了合影留念。此次探访,不仅是让启为创新团队深入的了解了沅州石雕的历史与技艺,更搭建起传统与现代的沟通桥梁。当创新力量遇见石上春秋,古老的石雕艺术正酝酿着走向更广阔舞台的新可能。我们相信,石雕艺术一定会在这个新时代有它的再次熠熠生辉之时。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