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高校学子传承非遗助凤台发展

    2025-08-15    阅读:
    来源:大学生网报
       6月29日,安徽理工大学薪淮数韵传兴团团队走进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以当地特色非遗文化庐剧、淮南推剧为切入点,开展系列文化推广与乡村赋能活动,用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让传统艺术在新时代乡村焕发新活力。
  凤台县作为庐剧、淮南推剧的重要流传地,两项非遗文化承载着当地群众的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实践队队员们通过前期调研发现,随着时代发展,传统戏曲面临传承人短缺、传播范围有限等问题,未能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此,实践队结合专业所长,制定了“传承+创新+赋能”的实践方案。
  
  庐剧剧团现场表演(摄影:汪瑩)
  扎根乡土,挖掘非遗底蕴
  实践队首先走访了凤台县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及当地老艺人,通过座谈、访谈等形式,系统梳理庐剧、淮南推剧的历史渊源、经典剧目与表演特色。78岁的淮南推剧传承人王大爷为队员们现场演绎了经典选段《送香茶》,并讲述了推剧从民间小调发展为地方剧种的历程。队员们用镜头记录下珍贵的表演瞬间,整理成《凤台非遗口述史》,为非遗保护留下鲜活资料。
  创新形式,激活传播活力
  为让传统戏曲贴近年轻群体,实践队邀请当地艺人与高校艺术专业学生合作,对经典剧目进行年轻化改编。将庐剧《打芦花》中的生活智慧与乡村振兴政策相结合,创作短剧《秦雪梅观画》,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乡村建设成果;同时,队员们拍摄戏曲片段短视频,配上通俗解说与流行音乐元素,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布,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达10万+,让更多人了解凤台非遗。
  
  实践团成员向剧团负责人学习(摄影:汪瑩)
  文旅融合,助力产业发展
  实践队还联合凤台县文旅部门,在当地乡村旅游示范点策划“非遗体验日”活动。队员们协助老艺人开设戏曲体验课堂,教游客学唱经典唱段、体验传统服饰;同时,结合乡村美景设计“戏曲+研学”路线,吸引周边城市家庭前来打卡。活动期间,当地农家乐、土特产销售额较往年同期增长30%,实现了文化传播与经济增收的双赢。
  
  实践团与剧团负责人合影(摄影:汪瑩)
  “这次实践让我们看到,非遗文化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乡村振兴的‘活资源’。”实践队表示,未来将持续关注凤台非遗的保护与发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传统艺术注入青春动能。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为凤台县乡村振兴注入了文化活力,更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化了对“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关系的理解,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