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舞水剪纸,剪千年舞水

    2025-08-15    阅读:
    来源:李嘉勤
        在湖南怀化的舞水河畔,流传着一门独特的民间艺术——舞水剪纸。这门技艺始于明末清初,因紧邻舞水河而得名。
        古时,沿岸百姓每逢节庆便剪纸贴窗,用“鲤鱼跃龙门”祈求出航平安,以“稻穗满仓”寄托丰收期盼。清代《辰州府志》曾记载其“红纸裁花,沿河人家皆习之”的盛况。舞水剪纸融合了苗族刺绣的灵动与土家族织锦的厚重,河浪纹、吊脚楼等元素成为鲜明标识,在岁月中沉淀为河岸边的文化记忆。
        传承人向我们展示了舞水剪纸的独特流程。首先选用当地特产的韧性红纸,用温水浸泡后晾干,让纸张更易剪刻。接着在纸上以毛笔勾勒图案,这次我们尝试的“舞水归帆”图,需先画好河流曲线作为基准。让图案既有对称美又暗藏变化。剪刻环节最见功力,传承人手持特制的弯头剪刀,剪河浪纹时手腕如流水般起伏,剪吊脚楼飞檐时则果断利落。我们模仿着先剪内侧的小船细节,再处理外围的河岸轮廓,指尖被剪刀磨得微酸,才慢慢掌握“快剪直线、慢转曲线”的诀窍,当展开纸张看到河浪与船帆相映成趣时,成就感油然而生。 

        这次探寻让团队深受触动。舞水剪纸的每一刀都连着河岸边的生活智慧,那些河浪纹里藏着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吊脚楼图案中凝结着对家园的热爱。我们发现,这门技艺的生命力不仅在于技法,更在于它始终扎根于生活。作为创新团队,我们惊叹于传统图案中蕴含的地域密码——舞水剪纸用艺术语言记录着河流与人文的共生。这启示我们,创新不应脱离文化土壤,舞水剪纸的地域特色、生活气息,恰是现代设计中珍贵的灵感源泉。传承非遗不是复刻过去,而是要像舞水河一样,让传统技艺在当代创新中流淌出新的生命力,让河岸边的剪纸艺术继续讲述时代的故事。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青穗兴乡助童心,粮食安全驻心田
  • 为引导青少年树立粮食安全意识,助力乡村振兴,7月3日,江苏科技大学“青穗兴乡”实践小队走进江苏省张家港市农联村,面向20余名乡村儿
  • 08-14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