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践行青年担当,服务国家战略

    2025-08-15    阅读:
    来源:甘韵宇 吕闫宁 林琳
       为深入探索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民生发展的协同路径,桂林理工大学“问水平陆,青力青为”实践团于7月19日至7月25日,赴平陆运河沿线关键节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以专业实践为依托,聚焦工程建设、生态保护、民生关联三大维度,为平陆运河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青春动能,彰显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实践团循着运河脉络,深入各关键节点探寻工程奥秘。在平塘江口,实践团追溯航运历史,考察平陆运河先导工程,了解航道开挖采用的环保工艺、生态护岸建设及临时通航设施使用情况,感受百年码头遗址与现代工程交织的历史厚重与时代活力;在马道枢纽,通过观测台俯瞰工程全貌,结合工程展厅的动态模型与图文资料,系统掌握其作为控制性工程的战略定位,以及平陆运河134.2公里一级航道建设打破天然水系局限、使广西从“临海不见海”变为“通江达海”的重大意义;于企石枢纽,重点调研双线5000吨级省水船闸建设,关注混凝土浇筑完成率、塔吊能量回收系统以及混凝土废水循环利用等绿色施工技术;在青年枢纽,聚焦480米数控式鱼道等生态保护措施,探究咸淡水交汇区鱼类洄游保护的工程解决方案,深入挖掘运河建设中的“生态智慧”;在平陆运河出海口,实践团重点考察航道与海洋生态系统的衔接工程,详细了解防波堤生态化改造、潮汐影响下的泥沙调控技术以及近海渔业资源保护措施。通过观察出海口水域的水文特征、沿岸植被分布及生物多样性状况,探究如何在保障航运功能的同时,维护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图为实践团在平陆运河关键段枢纽调研学习(通讯员杨婷媛摄)
  民生温度是实践团调研的重要维度。实践团深入平塘村、新光移民社区等地,与平陆运河沿线老渔民、务工者、村干部等群体深入交流,系统收集运河建设对出行便利度、就业机会、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反馈。从“泥泞村道变平整水泥路”的基础设施改善,到就业渠道拓宽、乡村旅游发展期待等民生变化,团队切实感受到工程建设与群众生活的深度关联。
  同时,实践团结合调研开展环保科普行动,向沿岸居民发放环保手册,普及水质保护知识,推动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引导群众主动参与运河守护,构建“工程惠民、群众护河”的良性互动格局。
  
                  图为实践团在平陆运河沿线社区进行环保科普与问卷调研(通讯员吕闫宁摄)
  专业检测为生态保护提供数据支撑。在平陆运河沿线等地,实践团组建水质取样队,于河道浅滩、深水区等点位采集水样,计划检测酸碱度、溶解氧及有机物含量,为评估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奠定基础;在各枢纽调研中,成员们结合环境学科专业知识,认真记录枢纽的生态配套措施、建设进度等信息,就生态保护技术应用、环境监测体系构建等话题与工程人员深入探讨,提出建立陆生植被恢复台账、定期开展鱼类资源调查等建议,以专业视角为生态保护建言。
  
                              图为实践团在平塘村进行水质取样(通讯员陈乐乐摄)
  从历史航运记忆到现代工程图景,从民生期盼到生态守护,桂林理工大学“问水平陆,青力青为”实践团以青春之力丈量运河长度,以专业之智守护运河绿韵,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的责任与担当!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