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剪纸刀刻出王者荣耀的英雄轮廓,当掐丝珐琅定格电竞少年的热血瞬间,古老技艺在青春的手中完成了一场华丽转身。2025年7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拾遗楚韵·启为创新”非遗调研团队深入湖南怀化,在舞水之畔的剪纸工作室与霓虹闪烁的非遗街区里,见证了非遗传承的青春密码——传统与潮流的碰撞,正为千年文脉注入奔腾的血液。
红纸上的“破次元”革命
在手意草堂剪纸工作室,第四代传承人邬金的刻刀下,传统纹样与二次元世界正奇妙共生。一张普通的红纸,在她手中经历画稿、镂刻、熨平的繁复工序后,竟跃出了栩栩如生的国漫角色。团队调研时目睹,她与母亲袁超美伏案协作:母亲指尖在纸稿上规划下刀路径,女儿屏息凝神,刻刀游走如笔,毫厘之间剔除冗余,让流行文化符号在传统剪纸中“活”了起来。
“得了解年轻人喜欢什么。”邬金展示着创新成果——不仅有动漫剪纸,更有小巧的徽章(“吧唧”)上精细的舞水剪纸纹样。自2015年起,这对“母女兵”便带着剪刀走进校园。孩子们用稚嫩双手剪出童趣图案的瞬间,非遗的种子悄然播撒。如今,邬金更借力新媒体,在社交平台分享伏案创作的日夜,让剪纸魅力突破工作室的围墙,飞入Z世代的生活。

图为邬金老师创新性的融合流行文化的剪纸作品。二次元动漫形象跃然纸上,让传统剪纸艺术焕发出符合当代年轻人审美的全新活力。张佳怡通讯员
珐琅盘中的“超神”时刻
转战嬉麓非遗街区的手造掐丝珐琅工作室,团队见证了另一场传统工艺的“青春进化”。传承人包钦的徒弟包俊杰,这位90后青年正将指尖技艺投向电竞宇宙。工作室展台上,《掐丝珐琅·关圣像》旁,赫然陈列着以热门电竞角色为蓝本的掐丝珐琅作品。
包钦向团队详解千年工艺的涅槃:金丝掐出精准线条,彩砂晕染潮流色块——热血英雄与萌趣卡通在金属画板上重生。团队成员尝试掐丝时,稍一用力丝线即变形,方知毫厘间的力道控制何其艰难。而包俊杰的创新更大胆:他将电竞少年的激昂瞬间永久封存于珐琅的光泽中,让古老技艺与现代热血共振。

图为包钦老师指导团队成员制作掐丝珐琅作品。张佳怡通讯员
动漫化,是离经叛道还是涅槃重生?
面对“动漫元素是否稀释非遗灵魂”的争议,两代传承人展现出清醒的文化自觉。舞水剪纸第三代传承人袁超美始终守护着纹样中“对生命与自然的远古敬畏”,那些源自少数民族招魂习俗的神秘古韵,是技艺不可剥离的魂魄。而在掐丝珐琅工作台前,包俊杰一面将电竞少年“超神”时刻定格于流光溢彩的铜胎之上,一面对团队坦言:“传统是根。失了老底子,再炫的‘皮肤’也没了筋骨。”包钦则欣慰于青年传承者的平衡智慧——徒弟的创新探索始终扎根于对工序极致的苛求:从掐丝的精妙弧度到点蓝的渐变层次,无一不凝结着数十年锤炼的功底。
当青春目光照亮千年手艺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拾遗楚韵·启为创新”团队此行,亲历了一场非遗的青春实验。在舞水剪纸工作室,成员们触摸到红纸背后母女两代人的温度接力;在掐丝珐琅的流光中,他们感受到师徒二人让古老纹样与电竞热血同屏共振的魄力。
非遗传承的困局,在青年传承人手中被拆解为具体路径:走进校园播撒种子,借力新媒体扩大声量,更重要的是——让传统美学与当代青年的情感世界真诚对话。当剪纸刀刻出少年的英雄梦想,当珐琅彩砂晕染电竞的热血篇章,非遗不再是橱窗里的标本,而真正成为可触摸、可共鸣、可传唱的生活诗篇。传统与现代的交锋,终将在这一代传承人手中,淬炼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光芒。

图为传承人包钦老师与团队成员的合影。张佳怡通讯员

图为团队成员与传承人袁超美老师和邬金老师的合影。张佳怡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