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秉持健康中国理念,深入基层调研宣讲医疗健康
来源:彭义畅,戴怡然/“杏林薪火”实践团/徐州医科大学
高校青年秉持健康中国理念,深入基层调研宣讲医疗健康
徐州医科大学“杏林薪火”实践团8名成员于7月17日赴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开展以“乡村振兴,健康中国”为主题的基层医疗宣讲与调研活动。团队深入徐州市丰县博爱医院、三教堂村党群服务中心及和润城养老院,通过健康宣讲、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系统分析基层医疗资源配置、服务效能与居民健康需求,探索健康战略落地路径。
博爱讲堂送医智,基层走访探才忧
在丰县博爱医院,实践团面向中老年患者开展“疾病认知”科普宣讲。队员程瀚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老年疾病的防治知识,帮助患者树立科学就医观念,现场互动积极。宣讲结束后,团队随即发放并回收有效医疗服务体验问卷50份,收集基层医疗需求,为后续调研报告提供实证和数据支撑。
在交流环节,理疗科主任医师戴医生向团队道出了基层医疗的痛点:县城医院普遍面临年轻医生数量短缺的窘境,人才断层问题突出,相较于扎根基层,多数医学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市区医院发展。这揭示了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据此,实践团队提出了“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的应对方案,旨在系统性破解基层医疗人才短缺的困境。
深入村社探医情,聚焦民需解药困
如何深入体察民生民情?实践团队在三教堂村医务室,深入基层进行调研。这座卫生站点虽小,却承载着全村居民的健康管理重任。
团队成员围绕医疗政策落实、乡村医疗服务现状等关键问题,与村里的老人们面对面交谈,耐心倾听并记录下基层群众的个人需求和真切感受。访谈中,一位糖尿病患者反映:“医生开的药镇卫生院没有,每次都要坐1小时公交到县城买。”实践团调研发现,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常用药品储备不足、重合率低,是导致患者被迫“向上集中”就医的重要原因。针对村民实际需求,团队还用当地方言开展了脑卒中预防、农药中毒急救知识讲座,并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术。“以前觉得急救是医生的事,现在知道关键时刻我们自己也能救命。”村民王大姐感慨道。
润城养老闻箴言,沟通当中消费难。
调研接近尾声,实践团队成员在养老院向导的热情带领下与养老院老人进行促膝长谈。成员们分组陪伴老人散步聊天、制作手工、切磋棋艺,还为老人测量血压并讲解健康知识。活动最后,志愿者们送上手工扇子等暖心礼品,并拍摄合影留念。“握着爷爷奶奶手的瞬间我深刻体会到医者不仅是治疗疾病,更要治愈孤独,在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老年人情感空缺也是我们要重视的社会问题。”团队负责人表示。
暮色渐浓,大家对调研中发现的一些问题陷入了沉思:如何平衡提高待遇和地方财政压力?农村养老制度又该如何优化?实践团负责人表示,后续将系统整理调研数据与案例,形成报告,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优化与解决,为助力健康中国在乡村落地生根贡献智慧与力量。
团队成员表示,未来将继续关注基层医疗问题,为乡村振兴做出进一步的贡献。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