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一日至七月九日,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耕云野·阡陌慧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南京市湖熟水乡农场与雅周农业园,在田间地头实地探访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生动实践。
湖熟农场:数据驱动精准农业绿意盎然的田地里,整齐排列的智能灌溉设备吸引了团队成员的目光。“过去种地靠天吃饭,经验说了算;现在不一样了,我们靠数据说话。”农场负责人李娟娟指着设备介绍。团队成员观察到,依托智慧农业系统这个农田“神经中枢”,土壤墒情、作物长势等数据被实时监测,灌溉、施肥实现了按需精准执行。李娟娟强调:“这推动着种植方式从‘经验种植’向‘数据决策’的深刻转型。”
图为节水种植装置 吴蔡蓉供图
谈及人才问题,李娟娟特别提到了政策支持:“针对大学生和返乡创业者,创业补贴、设备购置补贴等实实在在的支持,搭建了吸引年轻人返乡的‘跳板’。”同时,农场也着力帮助传统农户跨越技术障碍,“特别是针对年龄较大的传统农户,通过系统化培训助力其接受和使用新技术迫在眉睫。”
图为采访负责人 吴蔡蓉供图
雅周农业园:数字化监控与产业新路在雅周农业园,密集的传感器监测网络和实时更新的数据大屏成为焦点。“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含量等关键数据都在实时传输、分析,”工作人员刘老师向实践团展示,“一旦环境异常,系统立刻报警,响应速度大幅提升。”智能温室大棚内,无土栽培、水培等技术打破了土地限制。
图为太空种子培养 吴蔡蓉供图
对于吸引青年,刘老师充满信心:“未来几年国家大力推广农业,就业环境已不同,不仅有传统劳动,还有电商推广、品牌打造等新机会。”园区积极拥抱“农业+电商”模式,为直播带货、品牌策划等新思路提供了舞台。
在产业融合方面,雅周构建了“全链条数字化+多业态融合”模式。刘老师详细介绍了覆盖种植、加工全过程的农产品溯源体系:“园区所有的葡萄都有溯源,从种苗到客户手中,全程可追踪”注册品牌、直播带货等创新模式有效提升了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同时,园区也在探索农旅结合等多元发展路径。

图为温室大棚葡萄园 吴蔡蓉供图
田间课堂:触摸智慧农业脉搏短短数日,实践团队穿行于田垄之间,通过实地观察和与一线实践者的深入对话,直观感受了智能设备深植沃土、人才活水回流乡村、产业走向融合共生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如李娟娟所言:“科技的种子已播撒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