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安徽中医药大学:科技助农,绿色兴乡

    2025-08-18    阅读:
    来源:陈笑微
  “一片茶叶可以清心明目,一尾鲜鱼能够健脾利湿,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传统中医药智慧在现代康养产业中焕发新生。”7月1日,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康养乡音"本草青年实践团走进宣城市广德市杨滩镇香菇科技馆,深入探访当地蓬勃发展的香菇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杨滩香菇不仅以科技赋能现代农业,更以其绿色优质的产品远销全国市场,成为“小菌菇、大产业”的生动写照。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香菇科技馆内合照。雷苏怡供图
  科技赋能:从菌种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创新
  在杨滩镇香菇科技馆内,从菌种培育的显微观测到智能栽培的立体模型,科技元素贯穿香菇生产的每个环节。实践团成员通过互动式展陈,直观学习了香菇的生长环境、营养价值和市场应用。"通过显微镜观察菌丝网络,我们真切体会到‘一菌一世界’的奇妙,也深刻理解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现实内涵。一朵小小的香菇,背后凝聚着生物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科技的智慧结晶,真正实现了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菇”的跨越式转变。

  图为实践团成员了解并辨识各类香菇品相与特征。雷苏怡供图
  产业融合:绘就“康养名城”新图景
  在与杨滩镇兼职团委副书记的座谈交流中,一幅"农文旅康"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据介绍,九房村通过"香菇产业+农家乐"特色模式,带动村民年均收入增长超30%,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元,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路径。当地更创新打造"红色研学—农业观光—度假养生"三维产业链,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动能。更令人振奋的是,杨滩镇正积极探索“红色研学—农业观光—度假养生”三维联动的全域旅游格局,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依托自然资源,结合本地中医药文化,当地创新推出特色康养项目,让传统香菇产业焕发康养新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杨滩镇兼职团委副书记展开交流。宋佳璇供图
  从实验室的菌种试管到百姓餐桌的健康食材,从单一农产品到集种植、加工、研学、康养于一体的复合产业链,杨滩香菇正经历着“种植—增值—融合”的精彩“三级跳”。这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缩影,更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的鲜活注脚。
  在这里,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传统与创新交相辉映,产业与生态良性循环。杨滩镇以一朵香菇为支点,撬动了乡村全面振兴的杠杆,为新时代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杨滩样本”。(通讯员 陈笑微)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