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锦纹入饰:当千年宋锦走进日常

    2025-08-18    阅读:
    来源:石霄
  七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拾遗楚韵·启为创新”非遗调研团队怀揣热忱,以“深挖荆楚文化,筑牢文化根基”为目标,走进宜昌屈敏老师工作室,开启了一场宋锦创意设计的探秘之旅。非遗老师以锦为材,带领青年学子亲手体验用宋锦制作装饰品,探寻“古锦新用与生活美学”的传承对话。
 
  工作室内,裁剪刀与丝线的轻响交织,屈敏老师正专注于手中的宋锦残片。她取过一段织有缠枝莲纹的锦缎,先用直尺比量出扇形轮廓,剪刀沿边缘轻滑,锦面的光泽随剪裁角度流转,宛如将时光裁成了片段。随后,她展示宋锦饰品制作的关键步骤——包边:“锦缎纤维娇贵,包边时既要藏住毛边,又不能压垮纹样立体感,得像给花瓣镶边那样细致。”话语间,她已将锦片与金属托粘合,指尖轻压出弧度,一枚扇形胸针初具雏形,莲纹在光线下透着含蓄雅致。
 
  见队员们跃跃欲试,周老师笑着递过材料:“来做个花扣吧,入门款最见巧思。”她示范如何将窄条锦缎与竹片贴合:“锦面要绷紧,胶量得少,不然会透色。”队员们上手时却屡屡碰壁,要么锦纹歪了角度,要么包边时扯松了纤维。屈老师耐心帮忙调整:“指尖轻点,像扶着蝴蝶停落那样轻。”一番忙碌,大家总算做出几件简易纽扣,有的锦边略歪,有的胶痕稍显,却在触摸中感受到宋锦与竹片相触的温润,更懂了“一片锦心藏古今,半寸巧思连新旧”的深意。
  采访中,屈敏老师带团队参观设计台,各式宋锦饰品令人耳目一新:发簪顶端嵌着微型锦片,缠枝纹随动作轻晃;笔记本封面缀着锦缎贴花,团纹与皮质边缘相映成趣;就连钥匙扣都系着锦制流苏,五色丝线随步伐轻摆。“你看这枚胸针,”她拿起一件作品,“原是大块锦缎的边角料,反倒成了抢手货。”展柜里的成品静静陈列,宋锦的光泽在现代器物上流转,传统纹样与生活场景奇妙交融,每一处拼接都藏着“古为今用”的巧思。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学习中国党史,传承红色基因
  •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项目,使广大党员深刻认识党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 08-18
  • 数启童智*爱暖夕辉
  • 成都理工大学“数启童智•爱暖夕辉”实践团队开展了丰富的三下乡活动。团队走进郫都区永安村等地,为乡村儿童带来多样课程,如通
  • 08-18
  • 走进社区生活,发扬红色精神
  • 7月2日,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筑梦育苗七彩护航”“语”党同行志愿服务团奔赴峄城区底阁镇,开展以“走进社区生活,发扬红色精
  • 08-18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