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浙江农林大学学子洪村深耕紫苏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2025-08-18    阅读:
    来源:浙江农林大学“紫韵苏香”实践团
导语: 6月25日,浙江农林大学“紫韵苏香”实践团响应“三下乡”号召,深入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湖街道洪村,围绕当地特色紫苏产业,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和科学品种筛选工作,以专业知识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正文:
      
夏日的洪村,田间地头弥漫着紫苏特有的清香。在青山湖街道洪村村党群服务中心,一场由浙江农林大学“紫韵苏香”实践团主导的紫苏种植技术培训会吸引了众多村民。实践团成员与洪村村党支部书记经过前期沟通,共同组织了此次活动。

      “紫苏不仅是传统香料,更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和可观的经济潜力。”培训会上,实践团成员结合所学农科知识,向村民们系统讲解了紫苏的功效和市场前景。讲解重点聚焦于高产栽培的关键环节:如何根据紫苏习性选择合适地块并进行精细整地、掌握科学的播种时机与方法、实施精准的水肥管理策略,以及识别和运用绿色环保手段防治常见病虫害。村党支部书记在现场动员时强调:“引进和推广紫苏种植,是咱们村探索产业多元化、增加村民收入的一个新路子,希望大家认真学,积极试。”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实践团成员就紫苏培育技术问题和市场痛点等问题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并提供了可操作的建议。
      午后,实践团成员的身影出现在洪村的试验田里。他们此行的另一项核心任务是进行紫苏品种的科学筛选,目标是为洪村本地环境匹配出产量高、品质优的紫苏品种。烈日下,成员们专注于对来自雍州、开化、湖州等多个产地的不同紫苏品种进行样本采集,这些样本将为后续的品种适应性分析和生物量测定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采样工作严格遵循科学规程。针对每一个待筛选品种,成员们在田间均匀选取5株生长健壮、具有代表性的植株。他们小心翼翼地将选中的植株连同完整的根系从土壤中挖出,确保植株结构不受损伤。这些样本将被带回实验室,用于精确测量株高、茎粗、叶片数量、叶面积等核心生长指标,并测定其鲜重和干重,以评估生物量。采集完成后,样本立即在现场进行初步清洗,仔细去除根部的泥土和杂质。当天共采集有效植株样本16份,同步记录相关数据百余条。清洗后的样本被妥善包裹,并清晰标注品种来源、采集地点及日期等信息,随即放入便携式冷藏箱中进行低温保存。“低温保存是保证后续实验数据准确性的关键一步,能最大程度维持样本的新鲜状态,避免生理指标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变化。”实践团负责采样工作的成员解释道。据悉,这批样本将用于分析比较不同品种在洪村环境下的生长表现和有效成分积累情况。

      村党支部书记对实践团的工作表示赞赏:“大学生们带来的技术很实用,品种筛选也很科学。这对我们村尝试发展紫苏产业是个实实在在的帮助。”
浙江农林大学“紫韵苏香”实践团此次洪村之行,是将课堂理论知识与服务乡村产业需求紧密结合的具体实践。从组织村民技术培训到田间严谨的品种筛选采样,青年学子们用脚步丈量乡土,用科学方法探求产业发展路径。他们收集的数据和传递的知识,有望为洪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紫苏种植、探索产业振兴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实践团成员表示,后续还将对采集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形成品种筛选报告反馈给村里,并持续关注洪村紫苏产业的起步与发展。洪村的田野间,紫苏香伴着青春的气息,正悄然孕育着产业兴农的新希望。

                                                                                                                                                                                                                                                                                                 通讯员 陈文琛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