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信水同源实践团赴固始县华阳长青投资有限公司实践

    2025-08-18    阅读:
    来源:河海大学“信水同源”实践团
科技赋能绿色化工,废弃矿油重获新生
  “公司2016年落户固始,从最初年处理5万吨废油的小厂,逐步成长为如今行业内的标杆企业。”企业代表喻璐主任指着展厅内的时间轴介绍。墙上的照片记录着发展足迹,从首条生产线投产时的简易厂房,到如今占地300余亩的现代化园区,每一步都清晰可见。​
  谈及核心产品,喻主任拿起一瓶透明液体:“这是我们的主打产品——再生基础油,广泛应用于润滑油生产。而支撑产品品质的,正是ODT技术。”以风机齿轮油循环为例,通过回收风机齿轮旧机油,去除杂质改善清洁度后,加入补强配方,便可以得到复原的风机齿轮油产品,“这项技术让我们的产品的价格达到全新油的60%,而质量与全新油无异。”
探秘智能中枢,直击生产车间
  总控室内,一面巨大的监控墙,实时显示着各车间的高清图像,中间最显眼的地方写着已安全生产2866天。控制台上的数十块屏幕时刻监控着各项数据。“这里是整个生产系统的‘大脑’,车间里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它的‘眼睛’。”中控室主管郑涛(化名)操作着控制台,“哪个设备温度异常,哪个管道压力超标,都会第一时间报警。”
  离开中控室,一行人直奔生产车间。宽敞明亮的空间里,黄色管道纵横交错,大型设备
  有序运转。几名身着蓝色工装的工人正站在操作台前,目光专注地盯着面前的仪表盘,并不时记录着数据,他们是车间生产的直接监控者,确保设备运行状态稳定。陪同人员介绍:“车间经智能化改造,人力需求大幅降低。”
产业蓬勃发展,就业带动显著
  在与公司负责人及员工的访谈中,华阳长青在家乡就业带动方面的成果令人瞩目。公司总投资20亿元,占地300余亩的大规模建设,直接创造了超过200个就业岗位,其中超95%的员工都是本地人。从生产线上的技术工人,到研发部门的科研人员,再到管理岗位的专业人才,不同层次的家乡劳动力都能在这里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
  一位在华阳长青工作多年的技术工人表示:“以前在家乡很难找到专业对口且待遇不错的工作,华阳长青来了之后,我不仅能在家门口就业,还学到了先进的化工生产技术,收入稳定,生活也越来越好了。”公司注重员工培训与技能提升,为员工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吸引了众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也为本地应届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有效缓解了家乡就业压力,促进了人才回流,为家乡的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注入了活力。

  华阳长青投资有限公司凭借绿色化工产业的发展,在产品技术创新与带动家乡就业方面取得了双丰收。未来,公司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拓展产业规模,为家乡的繁荣发展持续贡献力量,成为固始县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的一张亮丽名片。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