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具体要求,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开展了以"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的重要论述,把推广普通话作为促进民族团结、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活动中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解决农村地区群众在语言交流方面的实际困难。由8名师生党员组成特别工作队,深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海子街镇安山村展开为期7天的三下乡,采取"党建+推普"工作模式,在开展普通话培训的同时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此图为实践小队在安山村油柏路合照供图)
7月7日,是实践小队来到安山村的第五天;刚好也是七七事变88周年纪念日。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中国守军严词拒绝后,悍然炮轰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在那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3500多万同胞伤亡,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无数家庭支离破碎。但中华儿女没有屈服,“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面对凶狠残暴的侵略者,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史诗。

(此图为“语你同行”乡村振兴实践小队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供图)
为了悼念七七事变,实践小队决定与村民开展一场红歌教学普通话。晚上8点,小院里已经坐满了村民;实践小队准备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保卫黄河》两首红歌。
教学之前,实践小队先带村民回忆了七七事变;让村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实践小队刚开始教学时,有些村民总把"共产党"唱成方言腔,实践队员耐心地帮他纠正发音:"是'共-产-党',不是'拱-擦-党'哦!"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起初,村民们有些拘谨,声音稀稀落落。但在实践小队一边又边的教学中,逐渐放开自我,落落大方的唱起红歌。

(此图为实践小队与村民一起唱红歌的供图)
‘三下乡’的足迹便是我们对历史最好的告慰。先烈们用生命捍卫了国土的完整,而我们新时代青年则要用知识与汗水去振兴这片土地上的乡村。从‘抗日救亡’到‘民族复兴’,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手中。我们必将铭记昨天的苦难与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与担当,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通讯员:刘嘉馨 向美霞 刘欢 杜胜东 代远艳 邓安琦 王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