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山野知行 | 绿色星球的守护者:我们在大井小学的生态行动

    2025-08-23    阅读:
    来源:东南大学山野知行社会实践团队
  
  在这个夏天,东南大学山野知行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云南大井小学,带来一场场关于自然、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课堂。我们与孩子们一起认识家乡的动植物,了解生态系统的奥秘,思考塑料垃圾的去向,动手创造环保作品,还录制了面向更多乡村学生的网课。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一段与自然共鸣、与孩子同行的生态之旅吧!
  一、认识自然:我们的地球有多精彩?
  从“你见过哪些动植物”开始,孩子们画下了小猫、小草、蚂蚁和竹林,也说出了自己最喜欢的“家乡宝藏”:哀牢山、云南松、红嘴鸥……
  在“什么是生物多样性”这一节,孩子们明白了每一种生命都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我们一起看视频、玩“生态链接龙”,在游戏和讲解中理解森林、湿地和水域之间的关系。
  二、理解问题:生态失衡从哪里开始?
  通过哈尼族梯田的智慧、滇池的修复案例,我们告诉孩子们:人类不是生态系统外的旁观者。
  他们了解到:
  没有蜜蜂就没有苹果;
  塑料垃圾会缠住海龟的脖子;
  一次极端天气可能让某些物种永远消失……
  我们带领孩子们辨认出影响生态的五大因素:土地用途改变、过度利用、污染、气候变化、外来物种入侵,并通过投票与讨论明白“人与自然的平衡有多脆弱”。
  三、动手改变:环保不只是说说而已
  我们设计了两节环保创意实践课:
  高年级:塑料瓶的七十二变
  孩子们用废弃瓶子制作了浇花壶、笔筒、小花盆,一边制作一边说:“原来瓶子也能变得这么有用!”
  低年级:创意植物标签
  孩子们用落叶、花瓣和卡纸,做出了属于自己的植物书签。在一片片绿叶上,他们写下了植物的名字、季节的变化,也写下了属于童年的环保记忆。
  四、传递知识:让绿色课堂走得更远
  除了线下课堂,我们还将课程内容精炼为视频,录制了4节“绿色课堂”网课,涵盖:
  可持续发展目标介绍
  气候行动与民族生态智慧
  水下生物与污染问题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保护
  这些网课将推送到更多乡村学校,让“绿色种子”在更多地方悄然生根。
  我们相信:小小种子,终会成林
  一周的绿色课程,我们不只是传递知识,更是在孩子们心中埋下希望与责任:
  “我要告诉爸妈别用一次性筷子了!”
  “我以后不乱丢垃圾。”
  “等我长大也想当生态保护志愿者!”
  我们也在行动中重新认识了教育的意义——不是改变一个孩子,而是点亮一盏盏灯,照亮更多未来的方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