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丘陵粮安,农机智行”调研团社会实践纪实

    2025-08-23    阅读: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
    党的二十大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了深刻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和有利条件,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于2025年7月4日组织“丘陵粮安,农机智行”调研团赴河南省洛阳市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重工”)及焦裕禄纪念馆开展社会实践。调研围绕“大国重器自主创新历程”“焦裕禄精神时代价值”两条主线展开,旨在引导青年学生在生产一线感悟工业强国脉搏,在精神高地汲取奋进力量。
  
图1调研团队在中信重工公司前合照冯江怡供图
  青春之我,铸强国之器
  7月4日上午9点,团队抵达洛阳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开启调研实践。在农业装备事业部车间,企业工作人员热情相迎,围绕丘陵地形适用农机,详细介绍轻量化智能农机、自动驾驶收获平台的研发进展,以及关键核心零部件的技术突破。这些讲解,为调研团后续入村测试、优化农机装备,提供了清晰的技术指引,让成员们对丘陵农机“智造”有了初步认知。当日10时,调研团踏入中信重工重型装备智能生产车间。六台橙色焊接机器人在蓝色防护玻璃后有序运行,火花持续溅射。一名成员贴近观察窗,用平板电脑精准记录机械臂运动角度;另外两名成员分工协作,在工位上用卷尺测量轴承座孔距,同步在智能屏抄录扭矩、转速及温升数据。这些采集到的参数,将用于丘陵收获机底盘焊接路径优化、轴承底座模型校正,为农机故障预测提供数据支撑,助力粮食加工装备更智能、更可靠。
  在大型磨机装配区,调研团成员聚焦智能监控系统调试。分组协作安装振动传感器时,面对刁钻螺栓位置,一名成员侧身紧贴磨机外壳,全力伸展手臂,握着扳手缓慢调整角度,额头汗珠滑落,在深色工装裤上晕开湿痕。待监控屏弹出稳定振动波形,成员抹汗后继续铺设传输线。这套智能监控系统,是粮食仓储、加工设备可靠运行的关键,直接关乎粮食储存安全与加工环节连续稳定,成员们以细致操作,为“粮仓”守护筑牢科技防线。
  
图2调研团走访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王同壮供图
  在精神高地砥砺初心
  下午14时,调研团走进焦裕禄事迹展览馆。纪念馆坐落于厂区东南隅,1965年建成,2023年完成数字化改造展陈面积1200m²,馆藏实物史料327件,国家一级文物3件。在展馆内,成员们庄重瞻仰焦裕禄塑像,认真聆听他带领兰考人民战风沙、治盐碱、除内涝的事迹。面对“焦桐”铁锹、写满民生的工作日记,大家久久驻足。“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在参观中浸润队员内心,为后续投身粮食安全实践,注入精神动力,激励大家以更坚定的信念,为守护粮安、服务乡村振兴拼搏。
  
图3焦裕禄先生人像冯江怡供图
  
图4调研团在焦裕禄展馆前的合照王同壮供图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从18500吨油压机的轰鸣到焦桐树的低语,历史与现实在洛阳这座老工业基地交汇。大国重器因自主创新而挺拔,焦裕禄精神因代代传承而常青。青年学生在钢花飞溅中淬火成钢,在红色基因中汲取信仰力量,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通过此次深入中信重工的调研实践,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高端农机装备作为丘陵山区粮食生产的关键支撑,其智能化、轻量化、精准化研发制造,对破解“无机可用”“有机难用”困境、保障粮食稳产增产意义重大。特别是在丘陵地块作业适配、核心零部件技术突破等方面,先进农机装备展现出独特价值。他们将带着调研所得,聚焦重型装备与粮食安全的实际关联持续深耕,把实践收获转化为助力粮安的青春动能,为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农机研发应用创新之路上书写担当。
  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通过搭建产学研协同平台、组织技术攻坚研讨等方式,推动丘陵适用农机装备的研发优化,培养兼具工程实践与粮安担当的工科人才,为破解丘陵粮安难题、守护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多力量。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丘陵粮安,农机智行

  •   2025年7月5日,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丘陵粮安,农机智行”项目调研团队赴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项目调研。本
  • 08-23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