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社区老年人慢性病预防意识,提升健康管理水平,广东医科大学颐康医养服务队于今日走进建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以“普及慢性病知识,守护老人健康”为主题的宣传与关怀活动。通过健康知识宣讲、病房交流、康复指导等形式,服务队为社区老人送去专业医疗知识与温暖陪伴,以实际行动践行“健康中国2030”战略,助力基层医养结合服务发展。
当日清晨,服务队成员便集结完毕,身着统一队服,携带精心设计排版、涵盖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知识的传单,以及准备的小型健康手册、便携血压测量仪等物资,提前抵达建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以“普及慢性病知识,守护老人健康”为核心,规划了大厅宣传讲解、病房交流关怀、康复技巧传授等环节,力求全方位助力老人筑牢健康防线。
活动初始,成员们在服务中心大厅、走廊有序发放慢性病预防传单。传单涵盖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症状、危害及预防要点,从饮食“少油少盐”到运动“适度适量”,内容实用且易懂。面对围拢询问的老人,成员们俯身倾听、耐心答疑,用通俗语言拆解专业知识。遇到视力不佳的老人,队员会逐字朗读、细致解释,确保健康信息传递无遗漏。

(图为广东医科大学颐康医养志愿服务队成员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附近向老人发放传单、讲解内容。黄梓彤 摄)
随后,成员分组进入病房。推开病房门,队员们先轻声问候,观察老人状态后,再询问身体与生活情况。交流中,不少老人对慢性病防治存误区,如认为“糖尿病患者完全不能吃水果”“高血压只需服药无需监测”。队员们结合医学知识与临床案例,温和纠正这类错误认知,向老人说明合理饮食与定期监测对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除科普,队员们主动陪老人唠家常,倾听他们过往经历。在交流里,队员们了解到老人对健康知识的渴求,以及因长期患病产生的焦虑,便以更耐心的态度、更通俗的讲解,给予心理慰藉,让病房氛围趋于温馨。
考虑到老人住院行动不便,服务队还准备了简单康复技巧。队员现场示范手指操,教老人活动关节、促进循环;演示深呼吸放松法,帮老人缓解焦虑。一系列动作教学,让老人在卧床期间也能进行基础康养,收获老人认可。
活动尾声,服务队统计发放传单百余份,覆盖百余名老人。建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表示,此次活动为老人健康添助力,期待与服务队深化合作。服务队成员也收获满满,意识到医养服务对老人的意义,坚定后续继续传递温暖的决心。

(图为服务队成员为老人讲解慢性病预防传单内容。黄宽楷 摄)
这场活动,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爱的接力。广东医科大学颐康医养服务队以实际行动,为社区老人健康护航,将专业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关怀,让“关爱慢性病患者”不只是口号,而是落到病房、走进心里的温暖实践,也为高校社会实践助力基层健康服务,写下生动注脚,彰显青春力量在守护老年健康中的担当。

(图为广东医科大学颐康医养志愿服务队合照 建设社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