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导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队新闻稿寻迹“工业记忆,助力乡村振兴”三下乡

    2025-09-10    阅读:
    来源: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姜程

西南石油大学 “寻迹工业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赴乐山犍为芭沟镇开展 “三下乡” 实践活动
2025 年 8 月 23 日至 8 月 28 日,西南石油大学 “寻迹工业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队在乐山犍为县芭沟镇开展了为期 5 天的 “三下乡” 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调研、志愿服务等形式,深入挖掘芭沟镇工业历史文化价值,为古镇文旅发展与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实践队成员通过与当地政府、文旅负责人及群众的深度互动,完成了一系列调研与服务任务。
初到芭沟镇时,实践队成员对 “工业古镇” 的认知还停留在书本里的 “工业遗产” 概念中。直到与芭沟镇政府工作人员、嘉阳煤矿文旅负责人座谈,听他们讲述芭沟镇因煤而兴的百年历史 —— 从民国时期的煤矿开采,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产业辉煌,再到如今转型文旅的探索,成员们才真正意识到,这座古镇不是静止的 “遗迹”,而是承载着几代人生活与梦想的 “活化石”。尤其是听到当地面临 “部分遗迹保护乏力、年轻游客少、文旅业态单一” 的困境时,大家既为古镇的历史厚重感动容,也暗下决心要结合自己的专业,为古镇做点实事。
此次实践中,实践队下设的 “文旅调研组” 核心任务是通过问卷与访谈,收集游客对芭沟镇文旅产品的反馈。起初,成员们以为调研只是 “发问卷、收数据” 的简单工作,可真正开始后才发现处处是挑战:面对游客时,有人因行程匆忙不愿停下,有人对问卷内容存疑;与当地商户交流时,部分店主担心 “提建议没用”,不愿多谈。团队通过调整沟通方式,先与受访者建立信任、主动倾听需求,让调研工作顺利推进。5 天里,仅文旅调研组便累计发放问卷 120 份,回收有效问卷 108 份,面对面访谈游客、村民、商户 40 余人,收集到 “希望增加工业历史讲解”“推出亲子研学项目” 等 50 余条实用建议。
除了调研工作,实践队成员还主动参与了志愿服务:和队友们一起清理老矿区宿舍周边的杂物,擦拭工业遗迹展示牌上的灰尘;在游客中心为迷路的老人指引方向,给小朋友讲 “蒸汽小火车为什么会冒白烟”。实践后期,团队结合调研数据,设计出 “工业记忆打卡地图”,还提出了 “小小矿工体验营” 的研学课程建议,得到了芭沟镇政府工作人员的认可,他们表示 “这些想法很贴合我们的需求”。

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铁道博物馆前合照
此次乐山犍为芭沟镇 “三下乡” 实践活动,为西南石油大学 “寻迹工业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员提供了走出课堂、深入基层的机会。通过实践,成员们不仅提升了调研能力、积累了实践经验,更深刻理解了工业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体会到 “把专业知识用到实处” 的价值与意义。活动既为芭沟镇文旅发展注入了青春智慧,也让实践队成员在历史传承与现实需求的碰撞中,找到了青春担当的另一种可能,为青年学子参与乡村振兴实践提供了生动范例。
来稿:姜程
摄影:刘永林
三下乡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三下乡热点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