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关爱留守儿童,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分团委“五色音”童心护航推普实践团,于6月25日走进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东江初级中学,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字’在陇南,‘声’动东江”主题实践活动。
据悉,东江初级中学是当地重点寄宿制学校,承载着众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求学梦,该校留守儿童占比达78%。因家庭和地域限制,孩子们在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上有较大提升空间,此次活动针对性地为他们送去知识与温暖。
6月25日下午,活动以“非遗入戏・言传陇韵”开启。实践团将非遗文化融入课堂,设置漆扇绘制与黏土手工体验项目。志愿者讲解非遗历史与技艺,手把手指导学生实践。孩子们在绘制漆扇、制作黏土作品中,感受非遗魅力,增强文化认同。
6月26日上午,实践团向25名留守儿童发放中国儿童基金会提供的爱心行囊,并与孩子们亲切交流,鼓励他们树立志向。受助学生表示会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当日下午,“字词争锋・拼出未来”推普课程展开。志愿者马刚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讲解普通话重要性、汉字起源与演变,并通过趣味游戏帮学生纠正发音、提升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自豪。
此次活动既是关爱留守儿童的暖心行动,也是推广通用语言、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实践。未来,“五色音”实践团将持续开展相关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