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在线投稿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守正创新延文脉 活态保护焕新生】--滁州学院“赴能仁乡”实践队

发布时间:2024-08-13     阅读:39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发展的指示精神,滁州学院积极响应号召,组织了一支有多学科背景的师生组成的专业实践小分队,于7月4日深入到滁州市定远县乡镇进行实地考察。小分队成员们怀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传承责任的担当,来到了风景秀丽、文化氛围浓厚的能仁乡和池河镇。

    
  在池河镇,小分队有幸拜访了“二龙戏蛛”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传承人。通过与传承人的深入交流,队员们了解到了“二龙戏蛛”的起源传说、它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过程,以及目前在当地社会中的传承现状。传承人生动地讲述了这一艺术形式背后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让队员们对“二龙戏蛛”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二龙戏蛛”的继承人深入交流的过程中,实践队成员们提出了一系列关键问题,旨在探索这一传统艺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与现代文化相融合。他们询问了如何利用新媒体的力量来有效宣传“二龙戏蛛”,以及如何在保持其传统精髓的同时,对其进行必要的变革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非遗继承人对于这些问题给予了认真的回答,并分享了他们对于“二龙戏蛛”内涵的理解以及为传承和发展所做的筹备工作。他们强调,要想让“二龙戏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生机,必须在“演绎内容的创新、传播方式的现代化、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社区参与和文化交流,政策支持”这些方面进行创新和变革。
通过这些措施,实践队成员和非遗继承人共同展望了一个“二龙戏蛛”在新时代中焕发新生的未来。他们相信,只要坚持创新与传承并重,尊重传统与拥抱现代相结合,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定能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为了深入挖掘和体验“二龙戏蛛”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滁州学院的实践分队在完成初步的调研和交流后,决定进一步深入到当地的实践基地,以便更直观、更全面地了解这一传统艺术。
在当地的实践基地,队员们得到了传承人的热烈欢迎和全力支持。在传承人的同意和指导下,队员们开始了一段难忘的学习和体验之旅。他们不仅观摩了传承者们的精彩表演,还积极参与到表演的各个环节中,从幕后的准备到前台的展示,全方位地感受“二龙戏蛛”的艺术魅力。
 
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二龙戏蛛”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和魅力。他们感受到了这项艺术形式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以及它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这次实践基地的学习和体验,不仅让队员们对“二龙戏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责任感。他们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传承和发展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文/凡子强
 
作者:凡子强    来源:滁州学院23年暑假三下乡活动,亲身实践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赴亳州市利辛县“青春烛梦,爱心护航”实践小分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 青春心向党,红色记忆行——学子赴明光市嘉山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 辽宁工业大学传承党的光荣,心永向党的三下乡实践之旅
  • 农业保险促振兴,青年学子在行动——亳州学院经济与管理系赴宣城市宣州区黄渡乡开展“
  • 用爱点亮乡村温暖传递心间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普法慰民情,德育润民心”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走进武隆
    区大洞河乡,入户为村民送爱心。
  • 08-13
网站统计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