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美食:
岁月沉淀的舌尖传奇 在安徽美食的璀璨星空中,淮南的特色佳肴宛如一颗颗耀眼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近日,随着人们对地域美食文化的探索热情高涨,淮南的八公山豆腐、朱马店羊肉汤和大救驾等美食再次成为焦点,它们不仅是味觉的盛宴,更是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生动注脚。
八公山豆腐:
八公山豆腐,承载着千年的传奇。追溯到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在八公山下潜心炼丹,以八公山的优质泉水、饱满黄豆和盐卤为原料,本是为求长生仙丹,却机缘巧合发明了豆腐。这一偶然的杰作,就此开启了豆腐的美食篇章。元代吴瑞在《日用本草》中首次详实记载豆腐制作方法,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加以佐证,确认刘安为豆腐的发明者。历经岁月洗礼,八公山豆腐制作工艺传承至今,形成了丰富的豆腐文化,当地的豆腐产业更是蓬勃发展,产品远销各地,让这份源自历史的美味走进千家万户。如今,无论是家常烹饪还是高档宴席,八公山豆腐凭借其细腻嫩滑的口感、丰富的营养价值,都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实践队友顾成好供图
)
朱马店羊肉汤:
在淮南凤台县,朱马店羊肉汤是当之无愧的美食瑰宝。它不仅在当地享有盛誉,而且在全国多个城市中也颇受欢迎。马店羊肉汤起源于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朱马店镇,这道美食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以其香辣可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驰名。马店羊肉汤采用朱马店特色养殖的山羊制作而成,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马店羊肉汤的制作工艺精细且复杂,其独特的配料和原汁烫制的方法使得这道美食味道醇正,香膻适宜,浓而不腻。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店羊肉汤不仅在凤台县周边地区名声大噪,而且通过改革开放和外出务工人员的传播,在全国不少地方乃至部分大中城市都出现了正宗的马店羊肉汤馆,深受消费者的青睐。马店羊肉汤不仅是凤台县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被评为淮南市著名特色小吃,成为当地政府推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
(实践队员顾成好供图
)
大救驾:
大救驾这道糕点,背后则是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据说在一千多年前的公元956年,后周世宗柴荣征伐南唐时,命大将赵匡胤率兵首先攻打南唐重镇寿春(即今寿县)。寿春守将刘仁赡率兵坚守城池,使周军很长时间都没有攻下。最后,赵匡胤亲冒矢石,奋勇攻城,终于攻进城去,但他本人却因疲劳过度,精神不振,不思饮食。而城中粮食早已消耗殆尽,城内百姓断粮缺草,周军士兵更无供应。军内厨师找不到什么好吃的东西给赵将军,勉强搞来一些面粉、白糖、食油,凑合做成糕饼送去。没有想到赵将军吃了这糕饼,食欲大振,连声称好。后来赵匡胤做了大宋开国皇帝,曾偶尔与大臣们谈起此事,并且念念不忘地说:“好饼,好饼!真是救了朕的驾也!”从此以后,人们就把这糕饼取名叫做“大救驾”了。

(实践队员顾成好供图)
淮南的美食,是岁月沉淀的结晶,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在文旅融合的时代浪潮下,当地政府积极作为,通过举办美食节、打造美食街区等举措,将这些美食与旅游深度融合,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品尝、体验。这些美食不仅为淮南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更让更多人领略到淮南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成为连接城市与外界的美食纽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