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搜索
网报首页
社会实践
三下乡
校园新闻
大学生活
校园文学
大学学习
实践团队
大学生网报
>
社会实践
“守护围城,保护海洋”——镇海卫
2024-03-01 阅读:
来源:手绘艺术协会
2024寒假社会实践
“守护围城,保护海洋”
镇海卫空间装置工作坊实践报告
图为艺心助村团队指导老师叶茂乐 制
前言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设计与创意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一群师生到龙海区隆教乡镇海村,发起镇海卫装置艺术工作坊,他们将空间装置艺术与镇海村历史文化相结合,采取现场调研、方案设计、模型推敲,最后在镇海村瓮城及海边进行空间装置搭建。工作坊导师、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教授叶茂乐介绍,本次工作坊主题为“守护卫城、保护海洋”,接近50位学生参与其中,将其分成9组,制作完成9个艺术装置作品。希望通过艺术装置的方式用空间造型艺术展现海洋的美丽与脆弱,激发人们的情感共识,唤起人们对镇海卫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并提升海洋环境保护意识,以此唤起大众对海洋生态的关注和保护。
一、调研地点介绍——福建省漳州市镇海村
镇海村(古称“镇海卫”)是明初朱元璋时期全国四大卫所之一,距今六百余年,位于漳州市龙海区隆教畲族乡镇海村,系明代福建沿海抗倭御敌的重要卫指挥所之一,与威海卫、金山卫、天津卫并称为“明代四大古卫城”,是福建省目前仅存的明代海防卫城遗址,也是研究明代卫所制度和海防体系的重要实物资料。城内保存有较多传统民居、古建筑及石构文物,现存三条布局较为完整的古街巷,南门街存“父子承恩”坊一座,另有城隍庙、文庙等祭祀建筑,以及石辟邪、石旗杆、古井等,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2013年5月4日,镇海卫古城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3月19日,镇海村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当地文风鼎盛,据《镇海卫志》记载,明朝镇海卫共出进士36位、举人85位、贡生72位,人数直追龙溪、漳浦、长泰三个大县,更是超过海澄、南靖等县。
镇海村航拍图片 张明珍老师摄
镇海卫城航拍图片 张明珍老师摄
二、项目背景
该项目为提高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海洋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促进可持续渔业发展,保护渔民的生计和海洋生态平衡,强化海洋安全防护,确保滨海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融合自然与科技、可持续与环保、 环保行动计划、海洋安全防护、提升海洋环境质量,通过设计中的各项措施,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实践过程
在活动调研过程中,同学们走遍镇海村每个角落,其中包含城隍庙、文武庙、镇海卫四大城门、城墙遗址、“父子承恩”牌坊、天门宫、渔港码头等重要文化遗产要素。当地乡贤郭忠平对镇海村的历史文化和文化遗产如数家珍,向大家详细讲解镇海村60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他的表述中,村内的一草一木皆有故事,镇海卫的历史形象在同学们的想象中变得更加立体和生动。“队员们都期待作品落地的那一刻!这期间我们共花了4周时间去设计、构思、材料选型、模型制作等,当作品最终呈现出来的时候,我们觉得持续的努力是值得的。”大学生队员说道。这些艺术装置有些布置在南城门的瓮城内,有些布置在景观步道上,还有些在海边沙滩上,都是根据作品的主题和场地特点进行布置。其中布置在海边礁石上的泡泡球装置,在搭建过程中就迎来一些游客打卡拍照。组员们将其命名为《漂浮》,他们设计灵感来自海洋养殖的泡沫浮漂,这些浮漂有些是白色的,在村里随处可见。队员们希望通过将浮漂回收再利用方式,将其“变废为宝”制作为艺术装置陈列在海边,提醒大家对海洋环境的保护。作品展示环节,村民们纷纷驻足欣赏,为创作者的巧思与付出点赞。通过展览等形式,参与者们得以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环保感悟。这不仅是一次创意的碰撞,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为学生搭建过程 宋曦冉摄
四、实践成果展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五、实践总结
守护围城,保护海洋!成员们发挥匠心独运的技艺,彩绘围城,展现对海洋的深厚情感。巧妙设计空间装置,肩负环保使命,筑起守护神盾。通过绘制宣传海报、搭建空间装置艺术等方式,将这个主题以视觉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我们不仅致力于传承文化,更在保护工作中贡献智慧与力量,为围城与海洋的未来守护贡献力量。
图为艺心助村骨干成员合照 张雨馨摄
图为“守护围城,保护海洋”镇海卫空间装置工作坊
六、媒体报告
“闽南日报对镇海卫艺术装置工作坊的报道”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08-01
淮北师大“青先锋绿满园”团队:暑期下乡,以青春之力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5年暑期,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先锋绿满园”环保志愿服务队赴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市段芦头镇南张庄村,开展为期21天的
08-01
青春践行绿色使命,教育赋能乡村振兴 ——淮师大“青先锋绿满园”团队开展暑期“三下乡
2025年暑期,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先锋绿满园”环保志愿服务队赴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市段芦头镇南张庄村,开展为期21天的
08-01
“美育浸润计划”支教团队7月18日教学活动纪实:以美为帆,助梦远航
美育浸润计划通常是由教育部门或高校发起,旨在响应国家关于加强美育教育的号召,通过选派具有美育背景和专业技能的师生,深入乡村或偏
08-01
嘉兴大学学子探索参观“红研馆教”助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创新发展
08-01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08-01
回归教育本真:暑托班实践中读懂成长的模样
2025年7月25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团队在张家港暑托班的作业辅导,像一场关于教育的“寻根之旅”。当志愿者们放下
08-01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08-01
社会实践热点
青系油缘 筑梦乡振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子赤峰调研行增认知促振兴
第十六届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眉山A队筑梦气象防灾,科普之光点亮多校多区
靖边英魂,访谈寄情长
长安大学研究生科学技术协会赴重庆“追寻红色记忆 不忘初心使命”暑期社会实践队——参观调
好暖心!牟山绿韵知行团爱访牟山五保户——牟山绿韵知行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铁道千里行:暑期实践“笃行实践队”襄阳电务段学习纪实
聚焦红色基因,传承革命薪火--牟山绿韵知行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研究生科学技术协会赴重庆“追寻红色记忆 不忘初心使命”暑期社会实践队出征
科技设备进校园,工匠精神记心中,智能工程学院实践团三下乡
绿树阴浓夏日长,科技支教在路上,智能工程学院观察实践团三下乡
大学生网报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