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炎炎夏日,浙理心联探秘非遗之美

2024年7月4日,在这样一个37度的炎炎夏日里,浙江理工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联合会的成员们一同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探索之心,踏上了前往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旅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亲身体验,增进同学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与认识,促进心理健康与文化素养的同步提升。
活动当天,尽管天气炎热,但成员们的热情却丝毫未减。一踏入非遗馆,一股浓厚的历史气息便扑面而来,使大家心中的燥热感到平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海鱼汛绿眉毛海船”的展览,讲解员生动地介绍了这艘承载着无数渔民希望与梦想的古老船只背后的历史故事,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海洋文化的魅力与渔民不畏艰难的勇气。
随后,一行人来到了“万工桥”展区,这座桥不仅是一项宏大的工程奇迹,更是古代人民智慧与力量的结晶。它见证了时间的流逝,也诉说着匠人们世代相传的匠心独运。同学们纷纷驻足,被这份跨越时空的坚持与努力所感动,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震撼的一刻。
继续深入,江南油纸伞的雅致、鲁班锁的巧妙、以及木雕石雕的精湛技艺,一一展现在大家眼前。每一把油纸伞都仿佛是一件艺术品,轻轻旋转间,仿佛能听见雨滴落在伞面的轻柔声响;鲁班锁则以其精妙的结构挑战着同学们的思维,大家纷纷动手尝试解锁,体验传统智慧的魅力;而木雕石雕作品,更是以其细腻的刀工和丰富的想象力。让人赞叹不已。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同学们不仅领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一颗尊重传统、热爱文化的种子。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体验不仅丰富了暑期生活,更重要的是,它让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学会了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寻找和欣赏慢工出细活的美好。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非遗文化的探索之旅,也是一次心灵的成长之旅。浙江理工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联合会将继续秉持“愈见非遗文化。共筑美好心晴”的理念,为更多学子搭建起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共同守护与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时间:2024-07-04 作者:刘雪宇 来源:大学生网报 关注:
社会实践推荐
  • 调研合川文史,融入钓城旅宣
  • 调研合川文史,融入钓城旅宣
  • 合川区因钓鱼城而闻名,钓鱼城已成为合川区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为进一步了解合川当地文化特色,将其融入后续
  • 07-04
  • 智能眼镜照农途,科技兴农绘蓝图
  • 智能眼镜照农途,科技兴农绘蓝图
  • 浙江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AR畦巡,农兴祈安”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基层、服务三农。团队前往茶丰村和梨园,深入了解当地农作物的种植现状与
  • 07-04
  • 讲述“两弹一星”故事,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