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号召,2024年7月7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非遗筑梦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彭刚、杨凯的带领下,走进了九江市城门乡贤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乡贤馆里寻往昔,历史风貌映心间”7月7日上午,非遗筑梦社会实践队员们在王帅王书记的带领下参观城门乡贤馆,据了解城门街道是将废弃的旧学校改造升级为集群众休闲、娱乐、受教育于一体的集成化服务群众的活动阵地,馆内设有图书阅览、敬老食堂、健身娱乐、法治宣传、科普教育等功能室12个,建设标准篮球场1个、羽毛球场2个、休闲游步道300米、公厕1座;集中展示城门的古代先贤、革命烈士、学界骄子、商界精英、文艺人才、道德模范、民间工匠等八类乡贤的先进事迹。深刻诠释了“城门乡贤,生于故土,长于桑梓,奉献于乡,反哺于民。”
——学校团队成员进入城门乡贤馆“党建引领风帆扬,铸魂育人谱新章。”在王书记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在那一面面墙上,展示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伟大精神,当杨凯老师在看到西迁精神时也和我们讲述了西迁精神是在1956年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也使队员们对西迁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在此次学习中,队员们对建党精神有着更加坚定的信仰。
——王书记讲解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山歌悠扬传非遗,文化韵味入心田”“山歌好唱难起头,铁匠难打钓鱼钩”活动最后实践队员们在王书记带领的带领下探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九江山歌(城门山歌)。在王书记的讲解下我们了解到城门山歌是2011年5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队员们了解到城门乡歌历史渊源悠久传承千年,人们在劳动生活中口传心授,代代相传。通过这次学习,大家更能感受到九江城门山歌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王书记讲解非遗城门山歌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队员们收获了知识和快乐,也让队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传统文化和乡村魅力。同时,活动也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勇于探索、乐于学习的精神风貌。红色文化与非遗传承的弘扬不仅仅是一次活动、一次下乡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持续的努力和长久的坚持。未来,学院将继续携手新时代青年以此次“三下乡”活动为契机,建立起红色文化与非遗传承的长效机制,确保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在乡村中生根发芽,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