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骄阳似火的夏日,远远望去,一座座高大壮观的“大风车”矗立在段店小乡村的山坡上,在阳光的照耀下缓缓转动着。据悉,为深入了解鲁山花瓷的现状,探讨其市场潜力与发展前景,为鲁山花瓷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6月27日,平顶山学院陶瓷学院“促进陶瓷产业发展,弘扬中原陶瓷文化”志愿服务团在带队老师黄欣雨的带领下走进平顶山市鲁山县梁洼镇段店村,开展实地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深入探索鲁山花瓷,挖掘鲁山花瓷的文化价值和经济潜力,通过服务团的宣传让更多人感受到了鲁山花瓷的独特魅力。
寻古窑踪迹,传花瓷之美
在鲁山花瓷传承人李新春的带领下,志愿者们来到了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段店瓷窑遗址进行实地考察。段店瓷窑还被称为钧瓷之源、汝瓷之母,段店窑址烧制时间长、制瓷水平高、遗物丰富、品种齐全、花色多样、造型优美,是汝瓷、钧瓷的发源地,在中国瓷器制造史上文化遗存丰富。器形有瓶、盆、碗、盘、壶、碟、棋子、注子、枕、盂等数十种,其中最有特色的还是花釉瓷腰鼓。段店遗址在李新春的讲解下,志愿者们从田间随处可见的瓷器碎片到满是瓷片的墙,了解到了鲁山花瓷盛于唐宋,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高温窑变釉陶瓷,还为成员们讲述了段店瓷窑的发展历程、烧制工艺以及其在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志愿者们对段店瓷窑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表示,将把段店瓷窑遗址所学到的知识和感悟融入到今后的学习和创作之中。
图为李新春向团队成员讲解瓷片墙。 王玮玮 摄
访花瓷传人,扬传承之光
团队志愿者在鲁山县段店李氏花瓷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并采访了鲁山花瓷传承人李新春。通过采访,李新春谈到“鲁山花瓷的特点是古朴大气,厚重坚实,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的信息。他提到这种厚重感更体现在制作技艺与材质选择中,其采用了当地丰富的矾土,玛瑙等原料,经过严格的筛选和配比,使得胎质坚硬细腻,触感温润。在烧制过程中,采用了高温窑变技术,形成了鲁山花瓷独特的二液分相釉特色。随后谈到段店李氏花瓷的发展时,李新春表示,在段店李氏花瓷的研究和发展过程中,该企业一直在与现代教育产业相融合,与平顶山各高校合作,弘扬传统工艺。此外,段店李氏花瓷吸纳了许多周边的特色陶瓷产业,通过多种陶瓷生产技术和生产线的引进,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李新春希望鲁山花瓷的文化遗产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并期望这一传统艺术能得到更广泛的认知和欣赏,以确保其价值的传承。最后,调研组了解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鲁山花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扩大产业规模。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鲁山花瓷传承人李新春。 王方平 摄
探花瓷企业,绘发展蓝图
志愿服务团先后前往鲁山花瓷博物馆、鲁山花瓷艺术馆实地考察,探寻花瓷独特魅力。首先,志愿服务团成员们步入博物馆的展厅,通过讲解员讲解鲁山花瓷古今过往以及段店窑遗址现状,志愿者们了解到博物馆收藏着自唐以来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段店窑陶瓷名品佳作万余件。随后,志愿者们来到了鲁山花瓷艺术馆,通过对负责人袁淼娟采访了解到,他们通过研发釉色,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尝试来创新,并且通过国内外展览、媒体采访、线下店铺等渠道推广鲁山花瓷。志愿者们通过对这两处地方调研,根据鲁山花瓷的生产现状、市场需求以及消费者认知,总结出他们存在的共同点,积极与学校合作,开展陶瓷体验活动,增强学生对鲁山花瓷的体验,还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制作文创产品,并利用互联网时代的电商模式进行销售。
图为志愿者袁淼娟为团队成员讲解展品。 唐萱雅摄
本次活动分别赴段店瓷窑遗址、鲁山花瓷博物馆等地来进行调查研究,志愿者们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多种方式,收集鲁山花瓷的相关数据和信息。他们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挑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志愿者们从中感受到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新的融合对于鲁山花瓷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表示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努力学习更多专业知识,让鲁山花瓷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讯员 黄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