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实地考察知学情,汇报总结感人心,智能工程学院实践团三下乡

发布时间:2024-07-09     阅读:
大学生网板7月8日电(通讯员何春燕)
7 月 8 日,实践团满怀感慨地迎来了科技支教的最后一天。上午9:30,为了更为深入地了解棕林村学校的科技教育实际状况,以及学生们内心对于接受科技教育的殷切期望,实践团的全体成员再次来到云门中学,针对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展开了一场极有意义的采访调研活动。
进入学校的时候,恰逢学生们热闹欢腾的大课间活动时间。实践团的成员们迅速而有序地分为两组,分别向老师和学生进行采访。
在对学生的采访中,实践团得知,云门中学专门设立了设施齐全的科技活动室以及功能多样的多功能机房。同学们纷纷表示,在这些充满探索魅力的场所里,能够接触并学习到大量丰富而有趣的科技知识,极大地拓展了自己原本有限的科学视野。不仅如此,云门中学每隔两周会为同学们开展一次别开生面的课外科学知识拓展小课堂。为了确保同学们能够在小课堂中真正有所收获,学校还特意配备了专业的老师,为同学们展开有关科技知识的科普答疑活动,为同学们的科学探索之旅保驾护航。此外,同学们还满怀期待地表示,非常希望学校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开展科技活动课堂的频率,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沉浸在科技知识的海洋中。同时,他们也期望学校能够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健全科技活动室的设施设备,为他们的科技探索之路提供更强大的支持和更完善的条件,使他们能够在更加优越和先进的环境中,尽情地释放自己对科技的热爱和追求。

(图一: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云门中学学生。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闫一菡 供图)
 
在对老师的采访中,实践团成员得知他们十分支持学校定期对学生们开展科学知识科普小课堂。老师们针对科普课堂也做了充足的准备。在科普小课堂开课前,老师会明确本次课堂的主题,比如特定的科学领域、科技成果或科学现象。同时,在科普小课堂中,老师们采用了多样化教学的方法,结合讲授、演示、实验、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需求,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运用多媒体资源,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生动直观的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和复杂的科学过程。

(图二: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老师照片。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闫一菡 供图)
下午 14:30,为了全面地向家长们汇报在过去六天时间里小朋友们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同时,也为了能够真挚地向小朋友们传递志愿者哥哥姐姐们内心最为真诚的祝福以及不舍之情,实践团的成员们面向小朋友和小朋友们的家长,展开了“扶乡村之科技振兴,志青春之美好芳华”智能工程学院实践团的科技支教家长会,并且为每一个小朋友颁发了奖状与奖品。
在会上,小朋友们满怀兴奋与期待,热情地向各自最喜欢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发出诚挚的邀请,希望他们能够上台发言。志愿者们在登台的那一刻,心中满是感动,纷纷不舍地表示,能够被这些天真可爱的小朋友们喜欢,真的是一件无比幸福、令人感到温暖和满足的事情。紧接着,主持人公布了小朋友们在这几天以来的课堂表现以及出勤率的详细排名情况,随后郑重地颁布了最终的排名结果。与此同时,在众人瞩目的目光中,由志愿者们为小朋友们颁发相应的奖励。许多小朋友们也将自己做的手工小礼物送给志愿者哥哥姐姐们。

(图三:图为小朋友们上台领奖。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李少龙 供图)
“扶乡村之科技振兴,志青春之美好芳华”智能工程学院实践团暑期三下乡活动至此,已悄然结束。相信通过六天的科技支教之旅,实践团成员们得到了能力与心智上的提升。在未来,实践团全体成员走的路一定会繁花盛开、人声鼎沸!

(图四:图为实践团成员们与小朋友及家长合照。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李少龙 供图)
作者:何春燕    来源:自创
社会实践推荐
  •  机电工程学院赴井冈山开展“传承井冈山精神 肩负新时
  • 福建农林大学“三下乡”走进屏南—探寻红色足迹,山苍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