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川北医学院“医心向美·筑梦健康”美育实践队于2024年7月10日下午三点半在绵竹市孝德镇射箭台村探索非遗瑰宝,共绘年画村新篇。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视觉与心灵的盛宴,更是一次深度体验与传承非遗文化的实践之旅。

一、漫步年画世界,聆听历史低语
踏入年画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错落有致的年画墙,它们如同色彩斑斓的画卷,缓缓展开在每一位访客面前。这些年画墙不仅装饰了村庄,更成为了展示绵竹年画艺术的独特窗口。讲解人以其丰富的知识和生动的语言,引领我们穿梭于这些画作之间,逐一解读其背后的故事与寓意。从神话传说的生动再现到民俗风情的细腻描绘,从后继无人的举步维艰到万众瞩目的代代相传,每一幅年画都以其独一无二的图案来传递民俗风情,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寄托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美好憧憬。随后,我们走进了木版年画的工作室,此时年画传承人陈刚老师正在仔细雕刻《迎春图》的木板。《迎春图》被誉为“绵竹版清明上河图”,图中共计描绘了460多个人物,每个人物的脸型、表情各不相同,且画中配有房屋、树木、街市等不同的场景,甚至有些人物只有指甲盖大小。这种复杂性和精细性无疑增加了木版年画创作的难度。据陈刚老师所言,在每天八小时高强度的雕刻作业下,完成整幅《迎春图》的雕刻仍需三年左右,其每一刀一凿都透露出匠人的精湛与用心。这些精美的年画作品,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二、动手实践,体验年画与拓印的创作乐趣
在参观了丰富的年画作品后,大家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了年画绘制的动手实践中。大家或低头沉思,或相互讨论,力求让自己的作品更加完美。而当一幅幅色彩斑斓、富有创意的年画作品逐渐成形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与自豪的笑容。除了年画绘制,阳刻拓印木版画制作也是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在老师的演示下,大家学会了如何将设计好的图案通过拓印技术再将其呈现在纸上。这一过程不仅考验了大家的耐心与细致,更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了传统工艺的魅力与价值。

三、展示交流,共享创作喜悦
随着实践活动的结束,参与者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交流分享。年画绘制的作品各具特色,色彩斑斓,每一幅都承载着创作者的情感与故事。大家相互欣赏、相互点评,不仅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更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与敬仰。习近平美育理论指出,美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不仅学到了年画绘制和阳刻拓印木版画制作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实践中体验到了美的力量和价值。我们学会了用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美的语言去表达情感、用美的行动去创造生活。四、结语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对绵竹年画村的探访之旅,更是一场深刻的美育实践课。我们在这片充满艺术气息的土地上,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美育的无穷魅力。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习近平美育理论的精神,将美育融入生活、融入学习、融入工作,努力成为具有高尚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