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酉阳兴隆村:乡村振兴宣讲活动激发新活力,共绘发展新蓝图2024年7月11日上午,阳光明媚,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铜鼓镇兴隆村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振兴宣讲活动。此次活动由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耕培启润”志愿服务团精心策划,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培养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共同推动兴隆村乃至酉阳县的全面发展。
活动在兴隆村村民活动中心拉开帷幕,现场气氛热烈,村民们早早地聚集在一起,满怀期待地等待着这场“知识盛宴”的开始。此次宣讲活动以《乡村振兴,富民为本》为主题,邀请了具有近三十年党龄的老党员、兴隆村副主任李昌均作为主讲嘉宾,同时,由志愿服务团成员担任辅助宣讲,形成了老少搭配、相得益彰的宣讲阵容。
宣讲盛况: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活动一开始,李昌均副主任便以其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深厚的党性修养,为村民们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他强调,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一环,是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面貌的必由之路。李昌均副主任的话语掷地有声,激发了村民们对乡村振兴事业的强烈共鸣和坚定信心。
随后,宣讲人陈广昊以饱满的热情和详实的数据,进一步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路径。他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详细解读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政策措施,并重点介绍了酉阳县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取得的显著成果。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陈广昊让村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更加坚定了他们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在宣讲过程中,陈广昊还特别提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专题调研脱贫攻坚的感人事迹。他详细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飞赴重庆,深入大山深处的贫困村——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实地了解“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情况的情景。总书记以“钉钉子精神”反复抓、抓反复,确保脱贫攻坚各项政策真正落地生根,让贫困群众真正受益。这一番话,让在场的村民们深受感动,纷纷表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继续努力奔小康。
酉阳乡村振兴:实际成果斐然宣讲中,陈广昊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展示了酉阳县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取得的显著成果。他提到,酉阳县通过盘活闲置土地,因地制宜发展油茶产业,目前全县油茶种植面积已达32.3万余亩,油茶产业逐渐成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重要助推器。此外,渝怀二线铁路的完工通车、南腰界红色旅游二级公路的顺利建成,以及“稻田养蟹产业园”、“香菇粗加工厂”等项目的实施,都为酉阳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陈广昊还介绍了酉阳县花田乡万亩梯田贡米之乡的变迁。近年来,当地通过实施“旱改水”土地整治项目,将撂荒地整治为水田,不仅提高了耕地质量,还增加了耕地面积。梯田整治后,农户人均分到水田1亩多,亩产稻谷增至800到1000余斤,真正实现了荒地变“黄金”的奇迹。这一成功案例,让村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更加坚定了他们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未来展望: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在宣讲的最后部分,陈广昊展望了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的发展方向。他指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业农村改革将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推进。未来,农业农村管理体制将发生重大变革,改革任务将更加艰巨,不确定因素也将增多。因此,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同时,他还呼吁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和“万企兴万村”行动中来,共同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党课微宣讲: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活动当天,“耕培启润”志愿服务团成员们分别向老年人和小朋友进行了生动有趣的党课宣讲。他们通过生动案例和详实数据,展示了党在酉阳县推动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发展,从人居环境改善到文化传承保护,每一项举措都凝聚着党的智慧和力量,让村民们切实感受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实惠和变化。
在党课微宣讲中,服务团成员们还特别强调了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性。他们通过讲述革命先烈的故事和英雄事迹,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奋斗精神。同时,也鼓励老年人们继续发挥余热,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