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桠盛夏、蝉鸣作伴,近日,湖南工程学院计算科学与电子学院与岳塘区盘龙社区携手共同举办的为期4天的“‘乡’约仲夏,萤末微光筑新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序幕,为全面促进乡镇多维度发展,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们在社区大厅的留影。周馨雨 摄
寓教于乐、智趣横生,打破初识懵懂无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7月9日,实践团成员组织开展的破冰活动课上,倪熙宇小朋友声情并茂地为我们诵读诗篇,从他青涩稚嫩的面孔上我们看到了新生一代的朝气蓬勃。实践团成员王柯鉴表示,通过“交换卡片”自我介绍,以智通稚,以乐搭桥,成功拉近了小朋友们与实践团成员的关系。同时在“大风吹”游戏的趣味环节中,各实践团成员积极带动课堂氛围,齐心奋进,共唤美妙新篇。

图为倪熙宇小朋友在破冰活动中朗诵《春晓》的场景。周馨雨 摄
红心向党,剪纸成星,赓续红色血脉“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7月9日,实践团成员围绕以“红心向党”与“传统剪纸活动”为主题展开活动。历史长河川流不息,红色精神代代相传--实践团成员杨湘远表示,将传统技艺与党史知识相结合,小朋友们在我们指导下,巧手翻飞,都沉浸在自己的剪纸世界中,并创作出精美的剪纸作品。社区负责人指出,此次活动课程不同于普通文化类课程,不仅能带领社区小朋友们积极学习党史知识,多加了解传统文化,而且引导小朋友们热情悉心地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小我做起,从自身做起,延续传承红色血脉,为新时代汇聚新生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杨湘远为小朋友们展示剪纸过程。周馨雨 摄

图为小朋友们展示剪纸作品后合影留念。曾丽妃 摄
不弃微末、精准施策,抓好垃圾分类这件事为有效改善城乡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7月10日,实践团成员开设了垃圾分类课程,宣传培训先行,创设支持性环境。通过组织小朋友们认识常见的垃圾分类标志和基本分类常识,引导他们使用社区分类垃圾桶进行日常生活垃圾的分类。实践团成员周佳明也向小朋友们普及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处理问题,增强孩童时期的分类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

图为实践团成员周佳明上课场景。传林 摄
以教、学、实践为浆,以携手逐梦为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帷幕已拉开,此次活动实践团指导老师同社区领导精心策划,将各类通识教育普及乡镇,秉持着教学同乐,热情耐心地带领小朋友们学习新鲜事物,拓宽他们的视野。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为小朋友们辅导教学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他们将以实际行动践履践责,守护童心,为凝聚祖国未来的新生力量做出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