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7 月 12 日,山东大学数学学院“文化织梦”赴枣庄调研团在队长李羽坤同学的带领下,走进了滕州汉画像石馆,开启了一场探寻古代艺术瑰宝与中华文化基因的深度之旅。

滕州汉画像石,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汉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精神世界。步入馆内,那一块块精美的画像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将调研团成员们带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汉代。
这些画像石题材广泛,涵盖了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有的描绘了神仙世界的奇幻景象,如西王母、东王公等神话人物;有的展现了历史上的著名事件和人物,如周公辅成王、荆轲刺秦王等;还有的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产劳作、宴饮娱乐等日常生活场景。画像石上的线条流畅而有力,形象生动而传神,充分体现了汉代工匠们高超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滕州汉画像石不仅是艺术的杰作,更是研究汉代社会、文化和思想的重要实物资料。它们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例如,一些画像石中对礼仪制度的描绘,展示了汉代社会对等级秩序和礼仪规范的重视;而大量关于农业生产和手工业活动的图像,则反映了当时经济的繁荣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在深入研究滕州汉画像石的过程中,调研团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这些画像石所呈现的主题和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追求和精神向往。
首先,画像石中对祖先的敬仰和对家族传承的重视,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尊祖敬宗观念。这种观念强调家族的延续和血脉的传承,是中华文化中家族观念的核心。其次,许多画像石所描绘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都传递着正义、勇敢、忠诚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精神支柱。此外,画像石中的祥瑞图案和吉祥寓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求,反映了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精神。
同时,滕州汉画像石也为深入发掘体现中华文化基因的标识性成果提供了重要线索。画像石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如夸张、变形、象征等,是中华文化中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的源头之一。其对线条的运用和构图的处理,对后世的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画像石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习俗,如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也是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考察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时,调研团发现,滕州汉画像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汉代是一个民族融合的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和影响。滕州汉画像石中,既有中原地区的文化元素,也可能融合了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这表明中华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和融合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形成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
以滕州汉画像石这一当地标志性成果为依托,调研团进一步深入思考了文化认同的问题。对于当地居民来说,滕州汉画像石是他们家乡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是他们引以为傲的文化遗产。这种对本地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滕州汉画像石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们所承载的文化基因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财富。通过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传承,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团结。
在新时代,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深入挖掘和保护像滕州汉画像石这样的文化瑰宝。以文化认同为纽带,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让我们携手共进,传承历史文化,续写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