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卧梦,一馆古韵
大学生网报马鞍山2024年7月13日电(通讯员 吴茜茜)
2024年7月11日,为了了解中国古床文化,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赴马鞍山古床博物馆实践队伍在马鞍山德化堂古床博物馆展开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7月13日,为了深入了解古床文化,实践团队成员通过不同渠道学习这些文物背后的意义。

(实践人员参观博物馆合照 通讯员 吴茜茜 供图)
马鞍山市德化堂古床博物馆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私人古床专题博物馆,内含300多张古床,包含架子床、拔步床和状元床等。不仅如此,博物馆还陈列了各种古代家具、生活用品和年代久远的饰品与工艺品等。“德化”一词出自《周易》的“德博而化”,意为“以德教人,德者而聚”。取这样的名字是期望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缘德而来,从德而为,和德而修者济济一堂”,来共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博物馆内多收藏架子床和拔步床。架子床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在明代正式出现,通常由四根、六根或八根柱杆与床顶横杆组成。架子床的样式颇多,结构精巧,装饰华美,风格或古朴大方或富丽堂皇。且架子床的装饰多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花鸟、山水等为题材,含和谐、平安、吉祥、多福、多子等寓意。同时架子床的制作工艺严谨有序,追求完美。架子床使用传统榫卯结构,有着“万年牢”的美誉,因此非常结实耐用。床体多用雕刻、镂花、拼接、朱漆描金等工艺,意象极其丰富精彩,属于能工巧匠的费心制作,格外精巧美观。明代时期的架子床工艺更为精湛,用料考究。明代的架子床做工清雅别致,如黄花梨木制成的床,非常珍贵。清代的架子床则用料厚重,形体高大,且围栏、床柱、牙板等全部镂雕花纹,更加富丽堂皇。

(架子床图片 通讯员 姚蕊琪 供图)
拔步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晚期,并在江南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这种床的独特之处是在架子床外增加了一个小木屋般的外套,设计有踏板或阶梯,通过两边的木质围栏将床与踏板隔开,形成了类似房中又套有一间小的房屋的环境空间。床前的回廊则类似于古老房屋前的回廊,这种设计不仅使拔步床具有很高的实用性,提供了相对独立的活动范围,还增强了私密性和安全感,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象征意义。在工艺方面,拔布床用料奢侈,工艺考究。例如榉木拔步床的整体造型稳重大方,装饰花纹精美华丽,是清代床具的经典之作。另一件楠木垂花柱式拔布床挂檐及横眉部分均镂刻透雕,表现了古代人物故事工艺高超,体现了明代中期的典型风格。拔步床的制作工艺繁复,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和时间,同时要求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深厚文化底蕴。因此也被称为“千工拔步床”。

(拔步床图片 通讯员 殷慧 供图)
通过查阅资料,实践团队成员不仅对中国古代的卧具设计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对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传统工艺技术充满了敬意。这些古床不仅是古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传说,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审美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珍贵的古代家具虽部分受到岁月的侵蚀,但仍然有不少被妥善的保存和修复。它们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也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公众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历史,欣赏古代生活的风采。同时能够激发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促进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如此,它也能帮助公众更好地认识自身的文化根源,为现代设计提供灵感,推动文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