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程调研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一、引言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如何办好思政课被重点提出并由此展开了深入探讨,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了开展思政课的重要要求。
二、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1. 姓名:吴鑫雅
2. 性别:女
3. 学校层次:乡镇小学
三、思政课开设情况
1. 课时:每周两节
2. 内容: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为宗旨。
① 道德与法治: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了解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增强社会责任感。
② 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④ 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学会应对压力和解决小学思政课,即小学思想政治课程,是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
3. 课程情况:主科老师占课现象较多,常常出现思政课课时上不满的情况。
四、教材使用情况
使用统编教材
五、教学方式方法(主要)
① 讲授法:通过系统地讲解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多媒体、课件等教学工具,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② 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合作、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③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实践推荐
- 青春助力金融 实践绽放成长
- 为响应“青鸟计划”号召,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服务社会,“返家乡”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4日—2025年8月8日来到山东
- 08-01
- 吴侬软语传乡韵 亲子巧语筑心桥
- 七月,流火的季节点燃青春的热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于2025年7月25日踏入张家港市杨舍镇云盘社区,开启了
- 08-01
- 笔墨蓝靛绘童真,非遗传承绽新姿
- 盛夏的暑托班校园里,一场非遗与童真的邂逅正温柔上演。2025年7月21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者们带着书法、蓝印花布
- 08-01